[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2703.3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邢兰桂;黎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2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件 导轨 离合机构 齿轮组件 传动齿轮 驱动齿条 驱动电机 导向槽 锁杆 锁体 本实用新型 滑动设置 安装座 电机锁 啮合 啮合传动 一端连接 穿设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机锁,包括锁体、驱动电机、齿轮组件、离合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锁杆,驱动电机、齿轮组件、离合机构以及传动机构设置于锁体内,齿轮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离合机构的一端连接,离合机构的另一端具有传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导轨以及传动件,导轨设置于锁体,传动件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传动件通过导向槽滑动设置于导轨上,传动件的顶部还设有驱动齿条以及安装座,驱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锁杆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其另一端穿设锁体。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具有导轨以及传动件,传动件通过底部的导向槽滑动设置于导轨上,使锁杆的作动平稳,导向性能好,通过传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传动,提高行程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锁。
背景技术
锁具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中在应用于汽车、门、家电等工具中的锁具从原来传统的纯机械锁发展出了许多不同功能的新型锁具,如指纹锁、IC卡门锁等。而传统的锁具通常通过驱动元件驱动传动机构运动,继而控制锁体进行闭锁或开锁,其中常采用气缸作为驱动元件,驱动方式简单,成本低。但是,上述的锁具,由气缸进行驱动,行程无法精准控制,稳定性差,使用时间长久后,运作方向容易发生偏移,影响闭锁或开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的电机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机锁,包括:锁体、驱动电机、齿轮组件、离合机构、传动机构以及锁杆;驱动电机、齿轮组件、离合机构以及传动机构设置于锁体内,其中,齿轮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离合机构的一端连接;离合机构的另一端具有传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导轨以及传动件;导轨设置于锁体;传动件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传动件通过导向槽滑动设置于导轨上;传动件的顶部还设有驱动齿条以及安装座;驱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锁杆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其另一端穿设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导轨高度大于导向槽的槽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卡槽;锁杆的一端与安装卡槽形状匹配;锁杆的一端卡设于安装卡槽内,其另一端穿设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电机锁还包括:限位座;限位座设置于锁体内并位于导轨的一侧;限位座上开设有限位孔;锁杆的一端依次穿设限位孔及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离合机构包括传动轴、销轴、传动环、传动齿轮、限位件以及复位弹簧;传动轴的一端与齿轮组件连接;销轴穿设传动轴;传动环套设于传动轴;传动环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斜面;传动斜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凸起;销轴抵接于传动斜面;传动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凸起;传动齿轮套设于传动轴并位于传动环远离销轴的一侧;传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与传动凸起对应的传动凹槽;限位件固定于传动轴的一端并位于传动齿轮远离销轴的一侧;复位弹簧套设于传动轴并位于传动齿轮与限位件之间;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传动齿轮与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销轴与传动轴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传动斜面上设置有两个驱动凸起;两个驱动凸起对称设置于传动斜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传动斜面包括两个传动锥面;其中一传动锥面与两个驱动凸起的一侧连接,另一传动锥面与两个驱动凸起的另一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每一传动锥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子斜面以及第二子斜面;第一子斜面以及第二子斜面所成角为钝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离合机构还包括垫片;垫片套设于传动轴并位于限位件与复位弹簧之间;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传动齿轮及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2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