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模拟生物体循环的磁靶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69738.1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5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琳;李潇泽;郑海旺;吴小平;李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泵 近红外激光器 温度传感器 透明管 封闭循环管道 磁性颗粒 检测装置 依次连接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磁靶向治疗 多通道模拟 靶向药物 光热治疗 模拟实验 相应部件 一次完成 预定位置 体循环 双效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模拟生物体循环的磁靶向治疗装置,包括蠕动泵、至少两个PBS缓冲装置、温度传感器、近红外激光器、磁性颗粒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两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依次连接蠕动泵、一个透明管和PBS缓冲装置一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管道;另一个通道依次连接蠕动泵、另一个透明管和PBS缓冲装置二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管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近红外激光器设置在透明管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蠕动泵、PBS缓冲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近红外激光器连接,以控制相应部件的工作。通过多个通道,实现一次完成多个模拟实验,效率高,通过磁性颗粒检测装置的间断工作可确保全部靶向药物到达预定位置,模拟治疗精确度高,采用光热治疗双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模拟生物体循环的磁靶向装置。
背景技术
据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疾病不断出现,尤其是肿瘤和癌症类型多样,难以治疗,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现有技术治疗肿瘤和癌症的方法大多为化学药物疗法、放射疗法以及外科手术疗法等,然而上述方法均存在定位不准确,损伤大,尤其是外科手术疗法可能会导致人体机能的缺失。化学药物疗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无需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疗法的复杂性,相对价格较低,然而此种方法也存在定位不准确,会对人体其他部位产生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磁性靶向定位技术,很好地解决的上述定位的问题,已引起众多科研者的研究兴趣。然而,在生物体内进行磁靶向治疗研究受到很多限制,如需要考虑载药粒子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另外,由于肿瘤和癌症类型多样,在生物体内进行磁靶向治疗研究的成本很高。因而,需要在临床试验前模拟生物体内磁靶向治疗的装置对开展磁靶向领域的研究。
目前,现有模拟装置较少,结构单一,可控性较低,且不够精确,由于模拟实验涉及多个参数,用时较长,不能够直观进行参数对比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通道模拟生物体循环的磁靶向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一次性实现多个实验参数的变化,用时较短,且可直观对比,控制精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模拟生物体循环的磁靶向治疗装置,包括蠕动泵、至少两个PBS缓冲装置、温度传感器、近红外激光器、外磁体以及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两个透明管、至少两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依次连接蠕动泵、一个透明管和PBS缓冲装置一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管道;另一个通道依次连接蠕动泵、另一个透明管和PBS缓冲装置二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管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近红外激光器设置在所述一个透明管和另一个透明管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蠕动泵、PBS缓冲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近红外激光器连接,以控制相应部件的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磁性颗粒检测装置,磁性颗粒检测装置设置在玻璃管三处,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磁性颗粒检测装置包括线圈和磁场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磁性颗粒检测装置的间断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PBS缓冲装置包括PBS缓冲容器和加热平台,所述PBS缓冲装置环境可调,如可调节不同的PH和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通管为硅胶管,且硅胶管穿过蠕动泵,所述透明管为玻璃管;所述蠕动泵转速可调。具体地,所述硅胶管为透明状便于观测液体性状如颜色等的变化,以及针对磁靶向模拟时材料的吸附效果的展示。口径的选择,使蠕动泵所带动的流速适中,更好模拟循环及靶向效果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管还为多个,可模拟多个位点,且通过管道连接,硅胶管接口嵌入透明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端接在一个透明管和另一个透明管上,输出端直接实时显示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通道设置,可实现一次实验,多个参数变化,如温度、时间、照射功率等,以提高模拟实验效率,更为直观进行参数之间的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9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 下一篇:一种药液盛装与给药一体化的塑胶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