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炉除灰烟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7714.2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银;李广泽;夏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腔 清灰组件 锥形管 烟道组件 热风炉 除灰 连通 连通口 气压 清灰 同轴 椎角 保证 燃烧 | ||
一种热风炉除灰烟道组件,包括炉腔,炉腔顶端与同轴的锥形管连通,锥形管的椎角在100‑120度范围内,锥形管顶端与第一清灰组件连通,连通口内径不小于炉腔内径的1/4,不大于炉腔内径的1/3;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清灰组件。第一和第二清灰组件,在不影响炉腔内气流和气压的情况下保证有效的清灰,且能够保证燃烧高效和充分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烟道,具体涉及一种以谷壳作为燃料的热风炉烟道。
背景技术
以谷壳作为燃料的热风炉,内部燃料处于悬浮状态,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渣,需要对灰渣进行收集和排除,避免在后续的换热过程中堵塞换热器内其气流通道。现有的烟道除灰的组件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就是,除灰的思路是利用阻碍气流流动的板并以此来与气流中的灰渣接触,让灰渣失去动能,或动能减小,从而掉落回到炉腔中,最终经过炉腔底端的排渣口排除。这种装置的问题就在于气流在烟道内受阻,进而影响了炉腔内气流流动,为了保证炉腔内的能够稳定进入助燃气体,并将经过燃烧后的气体排出,要么加大进气压力,要么在炉腔外增加引气风机,这两种方式都会影响炉腔内的气流状态,使气流流动加快,导致谷壳燃烧不充分。
这种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1120474168.8稻壳热风炉烟道除尘装置),包括一矩形的金属烟道壳体,壳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层,所述壳体中间设有至少两根垂直支撑杆;所述壳体内腔以两根所述支撑杆为中心支点,从下至上均匀装有多块人字板;所述壳体内壁从下至上也均匀装有向下倾斜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位于两块相邻人字板中间。所述人字板与所述垂直支撑杆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75°,并大于等于30°。这种结构就会阻碍气流流动,需要附加助燃风机,增大炉腔内的气流流速和气压,保证炉腔内谷壳的悬浮燃烧状态,但是为了保持这种悬浮燃烧状态,增加的气压是以过量空气为条件的,实际上增加了气体量,降低了燃烧的效率,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影响热风炉内部气压和气流状态,且能够有效清除气流中灰渣的热风炉除灰烟道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炉腔,炉腔顶端与同轴的锥形管连通,其特征在于,锥形管的椎角在100-120度范围内,锥形管顶端与第一清灰组件连通,连通口内径不小于炉腔内径的1/4,不大于炉腔内径的1/3;
第一清灰组件包括倒锥形管、扩流管、引流锥。倒锥形管与锥形管连通,且与锥形管同轴,倒锥形管的椎角在45-70度范围内,扩流管底端与倒锥形管顶端连通,且与倒锥形管同轴,扩流管纵截面为相对于轴线对称的弧线,扩流管顶端开口内径是底端开口的1/3-1/2,所述引流锥为倒锥形,与扩流管同轴,其锥顶位于倒锥形管内,锥底位于扩流管的中部,其锥顶与锥底垂直的线的延长线与临近扩流管顶端开口处的管壁相交,且交点与开口之间的距离为扩流管顶端开口内径的1/5-1/4,扩流管的最大内径是倒锥形管最大内径的1.5-2倍;
在第一清灰组件的上端与第二清灰组件连通。第二清灰组件包括第二倒锥形管,第二引流锥和第二扩流管。第二倒锥形管与扩流管顶端连通,且与其同轴,第二倒锥形管的椎角在-度范围内,第二扩流管底端与第二倒锥形管顶端连通,且与第二倒锥形管同轴,第二扩流管纵截面为相对于轴线对称的弧线,第二扩流管顶端开口内径是底端开口的1/3-1/2,所述第二引流锥为倒锥形,与第二扩流管同轴,其锥顶位于第二倒锥形管内,锥底位于第二扩流管的中部,其锥顶与锥底垂直的线的延长线与临近第二扩流管顶端开口处的管壁相交,且交点与开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扩流管顶端开口内径的1/5-1/4,第二扩流管的最大内径是第二倒锥形管最大内径的1.5-2倍,此外,第二引流锥外壁上固定倒流片,倒流片与第二引流锥的轴线夹角在30-60度范围内,第二扩流管内壁上固定于轴线平行的且与扩流管纵截面弧线平行的清灰板,清灰板宽度不大于扩流管最大内径的1/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扩流管顶端开口于喷腾管连通,喷腾管为圆柱形管。
优选地,所述引流锥锥顶位于倒锥形管的中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7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壳热风炉烟道排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不锈钢附壁式烟囱隐形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