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7666.7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白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飞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邹敏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筒体 隔板 圆锥台形 反应釜 底盖 二氧化氯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亚氯酸钠 体内 曲形管 下腔体 连通 二氧化氯生产设备 稀盐酸进料管 传热装置 送气机构 送水机构 下部开口 受热 不均匀 反应腔 混合液 进料管 上表面 稀盐酸 上腔 水浴 下腔 分隔 密封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氯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还包括反应釜筒体下方设置的用于密封其下部开口的底盖,反应釜筒体内设有将其内部分隔开来的圆锥台形隔板,圆锥台形隔板上方的上腔体内设有与圆锥台形隔板下方的下腔体连通的送气机构,反应釜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稀盐酸进料管与亚氯酸钠进料管,下腔体内设有与底盖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曲形管,曲形管的两端均穿过底盖与送水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水浴传热装置,由于反应腔与反应釜筒体设计的不合理,存在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氯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有效率是氯的2.6倍。二氧化氯是优良的杀菌消毒剂,也是性能优越的漂白剂。二氧化氯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致癌、致畸性、致突变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A1级广谱、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
目前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纤维的漂白;饮用水、医院污水、工业污水的处理;还有食品防腐保鲜、家禽宰杀、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杀菌消毒。
现有二氧化氯制备过程中,对反应釜内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采用水浴传热的方式,以此加快反应速度,但是现有水浴传热装置,由于反应腔与反应釜筒体设计的不合理,存在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反应釜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水浴传热装置,由于反应腔与反应釜筒体设计的不合理,存在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还包括反应釜筒体下方设置的用于密封其下部开口的底盖,反应釜筒体内设有将其内部分隔开来的圆锥台形隔板,圆锥台形隔板上方的上腔体内设有与圆锥台形隔板下方的下腔体连通的送气机构,反应釜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稀盐酸进料管与亚氯酸钠进料管,下腔体内设有与底盖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曲形管,曲形管的两端均穿过底盖与送水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稀盐酸进料管、亚氯酸钠进料管分别向反应釜筒体内的下腔体加入一定量的亚氯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溶液,同时通过送水机构向下腔体内的曲形管通入一定温度的热水,对下腔体内的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进行水浴加热,通过上腔体内的送气机构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在工作过程中,亚氯酸钠与稀盐酸混合液通过送水机构送入曲形管内的恒温循环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氯,产生的二氧化氯经送气机构的处理排出,在此过程中,曲形管的设计,增加了亚氯酸钠与稀盐酸混合液与曲形管内热水的接触面积,使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受热更均匀,使反应速度更快。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水浴传热装置,由于反应腔与反应釜筒体设计的不合理,存在亚氯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送气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腔体内与下腔体、外界分别连通的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通过送气管连接有氮气室。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气体混合室的两侧对称设有氮气室,且两氮气室分别设置在上腔体上部的两个角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送水机构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两侧分别通过进水管、回流管与曲形管的两端连接,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泵、热水器,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进水管、回流管与曲形管两端的连接处均采用防水材料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反应釜筒体下部的外围设有与其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法兰盘,且法兰盘的下表面与反应釜筒体的下表面平齐,底盖与反应釜筒体的法兰盘通过螺栓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飞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飞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7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除酸雾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加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