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0824.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7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米海涛;邢启刚;刘文龙;刘青春;王启来;吴迪;董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8 | 分类号: | B65G27/08;B65G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给料机 入气管 上端固定 震动 软管 下端 支架 支脚 运转 本实用新型 下料装置 运料架 嵌接 贯通 使用寿命 出气管 外侧端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下料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包括支脚、支架、震动主体和运料架,所述支脚设在振动给料机的内部,所述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下端,所述震动主体的下部外侧端固定嵌接在支架的上端,所述震动主体的上端固定嵌接在运料架的下端,所述震动主体包括气流运转主体、入气管、软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流运转主体设在震动主体的内部,所述气流运转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入气管的下端,且气流运转主体和入气管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入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软管的前部下端,且入气管和软管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本实用新型减轻了零件之间的碰撞,提高了使用寿命,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给料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砂石生产线中可为破碎机连续均匀地喂料避免破碎机受料口的堵塞,机是利用振动器中的偏心块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筛厢、振动器等可动部分作强制的连续的圆或近似圆的运动,物料则随筛厢在倾斜的筛面上作连续的抛掷运动,并连续均匀地将物料送至受料口内,一般是由振动机架、振动体、振动电机、激振器、弹簧(弹簧分为激振弹簧和支撑弹簧)等组成右表示的是应用于发电厂的ZG型活化振动给煤系统的一般结构,ZG型活化振动给煤机是双质体线性亚共振类振动机,其系统主要由共振体、活化锥、激振器、振动电机及弹性元件五部分组成,但是现有振动给料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与其它零件产生震动碰撞磨损,导致机体零件碰撞磨损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振动给料机下料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包括支脚、支架、震动主体和运料架,所述支脚设在振动给料机的内部,所述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下端,所述震动主体的下部外侧端固定嵌接在支架的上端,所述震动主体的上端固定嵌接在运料架的下端,所述震动主体包括气流运转主体、入气管、软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流运转主体设在震动主体的内部,所述气流运转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入气管的下端,且气流运转主体和入气管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入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软管的前部下端,且入气管和软管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软管的后部下端,且软管和出气管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气流运转主体包括第一转盘、第一排气口、轴承和流速控制主体,所述第一转盘设在气流运转主体的上部,所述第一排气口镂空开设在第一转盘的外部上端,所述轴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的中心内侧端,所述流速控制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侧端,所述流速控制主体包括第二转盘、第二排气口、转轴、转轴座、排气孔和扇叶,所述第二转盘设在流速控制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排气口镂空开设在第二转盘的后部上端,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轴座的上端,所述排气孔均匀镂空开设在第二转盘的上端,所述转轴座的上部外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盘的中心内侧端,所述扇叶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转轴座的下部外侧端。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下端固定嵌接在支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的外侧端嵌接在支架的下端前部。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侧端嵌接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后部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在气流运转主体的上部内侧端。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侧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冀东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0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