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及其人工挖孔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8650.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管 预制混凝土 护壁 企口式 本实用新型 预制 人工挖孔 建材技术领域 企口式连接 施工安全 制造成本 连接口 止水圈 多节 上节 下节 止水 流沙 淤泥 阻隔 橡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及其人工挖孔桩,属于预制混凝土建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上下多节预制砼涵管,其中上节预制砼涵管与下节预制砼涵管之间为企口式连接,且其连接口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可以有效的将流沙,淤泥阻隔在护壁外侧,具有很好的止水效果,且制造成本低,施工安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建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及其人工挖孔桩。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指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桩,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也是桩基施工的一种重要成孔方式,具有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等特点;而且人工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
人工挖孔桩通常应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较小以及施工场地较大且工期要求不紧的地方,现有的人工挖孔桩通过护壁施工保证成孔,其护壁形式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或者砖砌式护壁,但是往往由于有些施工场地受限,水文地质条件不好,地下存在层厚在6.0m左右的流砂、淤泥、卵石或碎石层,且地下水丰富,使得现有的护壁结构遇到流砂、淤泥严重时便无法施工,从而不能保证人工挖孔桩成孔,增加了施工周期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遇到存在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人工挖孔桩时,通常采用在传统混凝土护壁的基础上使每节护壁长度从常规的1.0m缩短至工30cm~50cm,导致施工进度慢,止水效果差,安全风险大。
经检索,关于防止流砂、淤泥渗入孔桩的专利申请已有相关公开。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3028920,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渗方涵,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渗方涵,包括内网架、涵体预埋件、企口和企口密封件;其中,内网架埋入混凝土涵壁内;涵体预埋件与内网架一同埋入涵壁内,并在涵壁表面露出工作面;方涵企口为三阶台倾角企口,其凹凸两面分别位于方涵两端外缘,企口凹凸面第二阶拼合后设计有留空,该留空内填充遇水膨胀的阻水物;方涵企口角为圆角,内角为倒角,内角与企口间设置有收紧缆孔,缆孔在安装时以钢丝缆绳穿过系紧。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方涵密封性与紧固之间的矛盾,在具有良好密封防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涵管的强度,但该申请案中的预埋件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会对企口的紧密性造成影响,使得企口之间出现裂缝,使止水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涵管护壁止水效果差,施工复杂,安全系数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可以有效的将流沙,淤泥阻隔在护壁外侧,且具有很好的止水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上下多节预制砼涵管,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节预制砼涵管与下节预制砼涵管之间为企口式连接,且其连接口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圈。
更进一步的,每节预制砼涵管两端的连接口均为关于该节涵管中心对称设置的阶梯型结构,且阶梯型连接端口的水平台阶等宽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涵管阶梯型连接端口为双阶梯型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涵管阶梯型连接端口为三阶梯型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止水圈套设于涵管端部企口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两相邻预制砼涵管接口外围处还涂有防渗涂层。
更进一步的,最顶端预制砼涵管的上口处设有桩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8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隔声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