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HF/UHF可折叠便携钢带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4410.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赵云;岳正鹏;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08;H01Q1/12;H01Q9/16;H01Q1/4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振子 匹配网络单元 本实用新型 馈电单元 全向天线 可折叠 便携 钢带 天线技术领域 工作频段 弯曲折叠 终端天线 可弯折 手持型 条钢 下端 背负 天线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HF/UHF可折叠便携钢带全向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上辐射振子、下辐射振子、匹配网络单元、馈电单元,上辐射振子和下辐射振子通过匹配网络单元连接,馈电单元设置在下辐射振子的下端且与匹配网络单元相连,所述上辐射振子和下辐射振子分别是由多条钢带组成的可弯折的辐射振子。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持型、背负型终端天线工作频段窄及天线不可弯曲折叠,不便携带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HF/UHF可折叠便携钢带全向天线,可用于手持型、平板型或背负型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其基本功能是将由发射机送来的高频电流能量转变为无线电波并传送到空间,在接收时则将空间传来的无线电波能量转化为向接收机传送的高频电流能量,从而在任意两点实现电磁信号的传递。
在现代军事通信中,要求通信终端同时具备数字对讲、集群通信、LTE和自组网等功能,因而就要求其配套的天线必须一方面具有宽频带特性,同时具有小型化便携的特点。
为了实现天线宽频带和小型化特性,技术工作者从多面进行了研究。专利CN206931705U公开了一种宽带超短波全向天线,低频段采用底部加载单极子天线形式,高频段采用非对称偶极子天线形式,高低频段通过合路器合成一个输出端口,但该专利未提供频段范围及尺寸,且天线为硬体结构,不可弯曲和折叠。专利CN107611578A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宽带全向鞭状天线,采用细长的介质基材加阻抗变换的方法实现阻抗匹配,但实际使用带宽较窄(136MHz-167MHz),同时该专利结构上亦不可弯曲和折叠,携带不便。因此工作频段和模式单一,导致其使用范围窄,同时天线不可弯曲和折叠成为现有小型手持机天线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VHF/UHF可折叠便携钢带全向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手持、背负型终端天线工作频段窄及天线不可弯曲折叠,不便携带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VHF/UHF可折叠便携钢带全向天线,包括上辐射振子2以及下辐射振子6、匹配网络单元4、馈电单元,所述上辐射振子2和下辐射振子6通过匹配网络单元4连接,馈电单元设置在下辐射振子6的下端且与匹配网络单元4相连;所述上辐射振子2和下辐射振子6分别是由多条钢带组成的可弯折的辐射振子。
进一步限定,所述匹配网络单元4封装在第一天线罩11内,所述第一天线罩11的上端通过第一钢带固定件3与上辐射振子2的下端连接,并将上辐射振子2固定,第一天线罩11的下端通过第二钢带固定件5与下辐射振子6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钢带固定件3与上辐射振子2的连接处通过圆弧面过度连接,所述第二钢带固定件5与下辐射振子6的连接处通过圆弧面过度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馈电单元包括扼流圈和射频输出连接器10,所述扼流圈是由同轴电缆和非金属圆柱体9、磁环组成,非金属圆柱体9和磁环上下同轴套接,同轴电缆密绕在非金属圆柱体9和磁环的外表面且同轴电缆的一端穿过下辐射振子6与匹配网络单元4连接、另一端与射频输出连接器10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磁环的直径大于非金属圆柱体9的直径且同轴电缆缠绕在非金属圆柱体9上的圈数大于缠绕在磁环上的圈数。
进一步限定,所述馈电单元封装在第二天线罩12内,且第二天线罩12的上端通过第三钢带固定件7与下辐射振子6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钢带固定件7与下辐射振子6的连接处通过圆弧面过度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天线罩12的上端口与第三钢带固定件7连接的位置通过注塑外罩8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5G毫米波双频段双阵列天线
- 下一篇: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