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固件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3209.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刚;谷牧;刘永顺;刘晓彤;鲁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2 | 分类号: | B23Q41/02;B23B9/00;B23Q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主轴车床 供料设备 紧固件 下料口 车床 收口 检测 柔性自动化 单元设置 输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 彼此平行 上料平台 生产效率 多品种 入料口 生产成本 平行 延伸 劳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固件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双主轴车床、输送设备、振动供料设备、制标检测单元和收口单元,多个所述双主轴车床彼此平行间隔开排列,所述双主轴车床一端设有上料平台,另一端设有车床下料口;所述输送设备平行于所述双主轴车床排列的方向,且靠近所述车床下料口设置,并延伸至所述振动供料设备的入料口处;所述制标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振动供料设备的下料口处;所述收口单元靠近所述制标检测单元设置。本生产线灵活性强,适用于少批量,多品种的紧固件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检测速度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人力劳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固件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国内紧固件需求旺盛,尤其是高端紧固件在航空航天、高铁、地铁等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更是前景广阔,但国内紧固件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合理利润水平甚至长期亏损,国外厂商抢占中国国内市场迅速,国内紧固件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国内紧固件产业发展艰难。近几年机械紧固件的产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零件加工成为紧缺资源,目前的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可观,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的维护与建设,增强整零的战略协作,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才能有效的克服行业需求波动和经济波动对紧固件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和影响。紧固件企业近年开始向相关机械行业紧固件加工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
随着市场的变革与发展,紧固件行业的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高端紧固件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当前生产加工多为大批量生产模式,灵活性较差,客户需求响应迟缓。而且由于紧固件大多数规格尺寸较小,因此如何对其实现高效快速的检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
目前紧固件企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大批量生产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准化和系列化的应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显著的特点是产品结构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基本实现自动化)。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大批量生产以牺牲产品的多样性为代价,柔性化水平较差,无法适应变化愈来愈快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这种模式适用于产品附加价值低,通过走量的形式实现生产利润,生产发展模式单调,不具有持续可发展的基础,在未来愈演愈烈的市场拼杀中容易处于劣势。
另一种是小规模生产模式,该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按需生产的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反应迅速,生产批量较小。但同样也有明显缺点,小批量生产在产品的经济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生产成本普遍偏高,自动化应用率较低,在产品加工效率方面也会有所制约。这种模式适应于产品附加价值高,以生产制造技术优势实现生产利润,加工一致性存在问题,为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在制品进行检测,造成产品加工周期较长和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紧固件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灵活性强,适用于少批量,多品种的紧固件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检测速度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人力劳动,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紧固件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多个双主轴车床、输送设备、振动供料设备、制标检测单元和收口单元,多个所述双主轴车床彼此平行间隔开排列,所述双主轴车床一端设有上料平台,另一端设有车床下料口;所述输送设备平行于所述双主轴车床排列的方向,且靠近所述车床下料口设置,并延伸至所述振动供料设备的入料口处;所述制标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振动供料设备的下料口处;所述收口单元靠近所述制标检测单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主轴车床对零部件进行车削加工,其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零部件加工,输送设备将物料传输至振动供料设备,减少人力劳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振动供料设备,振动供料设备对物料进行排序,依次送入制标检测单元,使得检测准确可靠,提高自动化水平,无需人工一个一个的将零部件送入制标检测单元,减少人力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3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高光机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自动换刀钻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