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加工用真空高温低压渗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5695.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洋;刘平洋;袁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飞虹热处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0 | 分类号: | C23C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杆 螺纹筒 蜗杆 低压渗碳设备 锥形齿轮 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加工 真空高温 电动机 内表面 蜗轮 转动 内表面螺纹 表面固定 地面接触 上下移动 渗碳设备 向下移动 转动连接 固定座 输出轴 伸出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加工用真空高温低压渗碳设备,包括渗碳设备,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伸出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Y型杆,所述Y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机通过锥形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蜗轮带动螺纹筒转动,使螺纹杆在螺纹筒的内表面上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螺纹杆通过Y型杆带动万向轮上下移动,当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推动该低压渗碳设备便可以达到移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渗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加工用真空高温低压渗碳设备。
背景技术
真空渗碳技术又称低压渗碳技术,是在低压(一般压力为0-30mabar)真空状态下,采用脉冲方式,向高温炉内通入渗碳介质——高纯乙炔进行快速渗碳的过程,现有渗碳技术是指为增加金属材料表层的含碳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金属在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碳浓度及其他特性,常用的有固体渗碳及气体渗碳两种,其中固体渗碳是最早的渗碳法,以渗碳层厚度较易控制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渗碳设备由于体型庞大,不便于移动,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用真空高温低压渗碳设备,具备了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真空低压渗碳设备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加工用真空高温低压渗碳设备,包括渗碳设备,所述渗碳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蜗杆。
所述蜗杆的左端伸出固定座的内部,所述蜗杆上伸出固定座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渗碳设备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凹槽顶部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两两一组分布在蜗杆的两侧,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Y型杆,所述Y型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Y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的组数不少于三组,且各组螺纹筒均匀分布在凹槽上靠近其顶部的内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皮垫。
优选的,所述橡胶皮垫的数量不少于十四个,且各个橡胶皮垫均匀的分布在固定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蜗杆上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橡胶皮垫,达到了增大固定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本实用新型发生侧翻,通过将橡胶皮垫的数量设为不少于十四个,且各个橡胶气垫均匀的分布在固定座的底部,达到了增强了该实用新型稳定性,更好的防止本实用新型发生侧翻,通过在蜗杆上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达到了蜗杆在固定座上转动更加流畅的效果,通过将螺纹筒的组数设为不少于三组,且各个螺纹筒均匀分布在凹槽上靠近其顶部的表面上,使该渗碳设备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机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表面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的表面与蜗轮的内表面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筒转动,由于连接杆限制螺纹杆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在螺纹筒的内表面上向下或者向下移动,螺纹杆带动Y型杆向下或者向上移动,Y型杆带动万向轮向下或者向上移动,当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且橡胶皮垫不与地面接触,推动该渗碳设备便可以达到移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飞虹热处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飞虹热处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5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楞辊表面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