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1486.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谋发;陈志欣;高伟;洪翠;杨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模块化 继电器 第二电压互感器 二次保护设备 物理仿真实验 本实用新型 电流互感器 通信交换机 构成装置 配电线路 线路模块 二次接线电路 配电网 配电网馈线 配电网线路 安装方便 接线电路 装置设计 同一层 柜体 馈路 体内 电器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于柜体内的第一至第二电压互感器、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继电器、二次保护设备、第一至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至第二线路模块,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继电器设于柜体同一层的通信交换机、PLC控制单元;第一至第二电压互感器、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第一至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至第二线路模块相互连接构成装置的一次接线电路;电器、二次保护设备、通信交换机、PLC控制单元相互连接构成装置的二次接线电路。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配电网实际运行馈路,该装置设计参数均按10kV配电网馈线要求设计,其模拟配电网线路的精度高,模块化程度高,安装方便,结构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生几率最大的故障类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三相线电压仍保持对称,因此允许带故障运行1到2个小时。但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对故障识别与诊断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然而故障数据通常难以获得或失真严重。在实际配电网中进行故障实验虽说可以获得可靠的数据,但由于时间、经济、安全的考虑,往往是不允许的。因此,建立实物化的配电网等效模型在电力系统的研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仿真系统中,传统的配电线路仿真装置往往只简单的模拟线路与负荷,对线路中的断路器、采集装置均考虑不周,模块化程度低,应用范围狭小。此外,传统的配电线路仿真实验装置仅考虑是否能获得准确的数据,不考虑该装置存在的其他教学、科研用途,装置的功能简陋,对实际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负荷投切等均没有考虑周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模拟精度低、功能简陋、模块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包括一柜体,从上往下依次设于该柜体内的第一至第二电压互感器、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用于控制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的继电器模块、二次保护设备、第一至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至第二线路模块,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至第三接触器、继电器设于柜体同一层的通信交换机、PLC控制单元;交流电源经第一接触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线路模块、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二线路模块连接至负载,第一电压互感器并联于第一接触器与第二接触器之间,第二电压互感器并联于第一线路模块与第三接触器之间,以构成所述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的一次接线电路;所述PLC控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模块、二次保护设备、通信交换机连接,二次保护设备输入端连接至交流电源,通信交换机连接至以太网中,以构成所述模块化配电线路物理仿真实验装置的二次接线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面板从上往下分为五部分,依次为与所述二次保护设备连接且用于指示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的运行指示部分、用于采集馈线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以模拟馈线的继电保护与继保实验的继电保护装置部分、与继电器模块连接的三遥信息接口部分、与一次接线电路连接且用于外接设备模拟故障的故障引出点部分、用于采集电压电流数据的电压电流采集二次侧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三遥信息接口部分包括遥测、遥信、遥控3个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故障引出点部分包括2个故障引出点,其中一故障引出点与一次接线电路中的第一线路模块输出端连接,另一故障引出点与一次接线电路中的第二线路模块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1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