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防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9896.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4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斌;程江涛;王红明;代先尧;易哲;尹其;邹东林;任靓蓓;汪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基层 土工格室 沥青混凝土路面 基层 本实用新型 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 土工格 垫层 防裂 面层 铺设 沥青混凝土层 室内 结构性破坏 抗变形能力 承载能力 方便施工 使用寿命 砂砾 变形的 碎石层 土工布 错缝 铺筑 和面 裂缝 路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防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筑在路基上的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底基层包括底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内的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包括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基层土工格室内的沥青混凝土,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土工布;所述基层土工格室与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错缝铺设。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和变形的开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同时还具有方便施工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防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其中,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引起的,在车轮荷载作用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基层的底部就会很快开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破坏。高等级公路路面快速开裂破坏在我国已十分普遍,开裂破坏加速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劣化,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且易造成车祸,已成为高等级公路主要病害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防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限制沥青路面结构性破坏裂缝和变形的开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施工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防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筑在路基上的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垫层为砂砾或碎石层,所述底基层包括底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内的沥青混凝土,所述基层包括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基层土工格室内的沥青混凝土,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采用插件固接,所述底基层厚度等于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土工格室由单个格室片组成,所述格室片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基层厚度大于所述基层土工格室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土工格室与所述底基层土工格室错缝铺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土工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沥青混凝土底基层和基层中增加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使沥青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增强,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凝土基层的承载能力;土工格室可使底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明显减小,避免了底基层底部的开裂,从而减少路面开裂,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变形的能力。
(2)基层厚度大于土工格室高度,形成了一个应力缓冲层,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基层与上覆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构成了“上软下硬”的结构,因为加筋土工格室基层的变形模量大于面层的变形模量,如果没有该应力缓冲层会导致面层中应力集中,因此应力缓冲层避免了因应力集中导致沥青面层破坏,同时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3)在基层表面铺设的土工布可防止基层底部的裂缝扩展到面层,有效的预防了反射裂缝。
(4)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同时还具有方便施工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9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车辙的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生态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