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7881.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揭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1665 | 代理人: | 高晓丽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扫描模块 主控制板 电源模块 指纹记录 轮椅 轮椅主体 指纹启动 本实用新型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模块设置 内部设置 指纹信息 控制端 删除 存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指纹扫描模块、主控制板、电源模块、指纹记录模块;其中,指纹扫描模块、主控制板、电源模块、指纹记录模块设置于轮椅主体上,指纹扫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主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主控制板的控制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开关,开关用于来控制轮椅的启动,指纹扫描模块内部设置指纹记录模块,用于存储或删除指纹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轮椅的发展,智能轮椅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轮椅,为腿脚不便需要使用轮椅的人们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对于目前来说电动轮椅的价值依旧是比较高的,所以对其进行防盗措施的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市场上的防盗多为机械防盗锁装置与电子遥控锁装置两种。对于机械防盗锁装置存在防盗系数较低,易开启及损坏,且携带不方便等不足。电子遥控防盗装置由发射和接受两个模块组成,防盗性能及安全较机械锁防盗装置有所提高,但是易受距离和空间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指纹扫描模块、主控制板、电源模块、指纹记录模块;其中,指纹扫描模块、主控制板、电源模块、指纹记录模块设置于轮椅主体上,指纹扫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主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主控制板的控制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的开关,开关用于来控制轮椅的启动,指纹扫描模块内部设置指纹记录模块,用于存储或删除指纹信息。
进一步的,指纹启动轮椅的流程包括:处于关机状态下的轮椅,当检测到针对指纹扫描模块的触摸操作时,执行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唤醒轮椅系统;当轮椅系统启动完成时,并执行第二操作及第三操作;第二操作为采集通过指纹模块录入的指纹图像,将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第三操作为当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匹配成功时,接通电源,完成轮椅操作系统的启动。
进一步的,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之后,还包括:当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时,输出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匹配失败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指纹扫描模块设置于轮椅主体的扶手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纹启动屏;其中,指纹启动屏嵌入在轮椅主体的扶手上面,指纹启动屏上方设有保护盖,指纹启动屏的触控盖板下方设有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末端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末端连接有指纹识别控制元件,指纹识别控制元件连接有电源,电源设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指纹启动屏采用电容指纹识别模块,该电容指纹识别模块具备自学习能力,在指纹识别过程中,最新提取的指纹特征值识别成功后将该特征值融合到指纹数据库中;该指纹启动屏在开机使用后,在轮椅行驶过程中触摸发出提示音,警示前方行人及动物及时避让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指纹识别模块具有可调节的安全等级功能、指纹特征数据的读/写功能和指纹图像的读/写功能,识别方式为1:N识别或1:1验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指纹启动的轮椅,可以通过指纹启动的方式来进行对智能轮椅的启动及防盗,具备开启智能轮椅方便快捷,不用担心忘带钥匙无法启动智能轮椅。并且因为指纹具有唯一性,单一性,任何人都拿不走,在扫描时也不会被外界的因素干扰,防盗系数也比机械防盗装置高,且是直接嵌入在轮椅上,不存在携带不方便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椅夫健康(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7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