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管及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3897.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懿;潘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懿;佛山市中医院;潘文凤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斌莉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 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 引流 侧孔 吸痰器 痰液 医疗器械技术 技术效果 流体连通 区域设置 周向间隔 抽吸 导出 气道 围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痰管,包括:吸痰部和引流部,吸痰部与引流部流体连通,吸痰部围设形成包裹区域,且朝向包裹区域设置多个侧孔,多个侧孔沿包裹区域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痰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痰管无法将痰液抽吸干净的技术问题,通过多个侧孔沿气道周向进行吸痰,并通过引流部将痰液导出,达到全面吸痰的目的,实现了吸痰彻底,降低吸痰频次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对于不能自主咳痰或留置人工气道(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吸痰是护理工作中的最常见的操作。对于现有的吸痰管的设计主要针对人体气道内的吸痰使用,但针对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除了气道内的痰液,由于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切开口形成瘢痕隧道,痰液通过隧道分泌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
以目前常用的长条形吸痰管进行吸痰为例,吸痰孔设置在导管末端,吸痰的范围较小。使用时,不仅吸痰的频率较高,需要反复吸痰,而且吸痰不彻底,难以将气道中的痰液吸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痰管无法将痰液抽吸干净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痰管,包括:吸痰部和引流部,吸痰部与引流部流体连通,吸痰部围设形成包裹区域,且朝向包裹区域的侧壁设置多个侧孔,多个侧孔沿包裹区域的周向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吸痰部与引流部连接处形成包裹区域的开口,开口的外侧设置有套扎件,套扎件套设于吸痰部,以使所述包裹区域的周向封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套扎件为弹性环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套扎件包括支撑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与支撑部连接,支撑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支撑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夹持槽,吸痰部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插接于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引流部设置有两个,两个引流部一一对应地与吸痰部的两端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吸痰管包括汇流管,两个引流部均与汇流管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吸痰部的外直径小于5mm。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吸痰部的外直径大于等于3.5mm,且小于等于4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痰器,包括:抽吸装置和第一方面提供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引流部与抽吸装置流体连通。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抽吸装置和吸痰管之间设有漏气阀,漏气阀的一端与抽吸装置流体连通,漏气阀的另一端与吸痰管流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吸痰部与引流部流体连通,吸痰部围设形成包裹区域,且朝向包裹区域设置多个侧孔,多个侧孔沿包裹区域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方式,通过包裹区域容纳器官,使吸痰部环绕气道,通过多个侧孔沿气道周向进行吸痰,并通过引流部将痰液导出,达到全面吸痰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痰液分泌在气道的四周,而现有技术中的吸痰管无法将痰液抽吸干净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吸痰彻底,降低吸痰频次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懿;佛山市中医院;潘文凤,未经苏懿;佛山市中医院;潘文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3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痰液分级、计量吸引装置
- 下一篇:引流液定量监测机构及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