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消防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3785.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秦君;杨丽君;杨萍;王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2;G08B17/117;G08B25/1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报警系统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本实用新型 快速查询 实时监控 无线方式 无线技术 系统结合 系统运用 线路老化 远端数据 漏报率 上位机 误报率 移动端 布线 算法 服务器 通讯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消防报警系统,本系统结合6LoWPAN无线技术,通讯采用无线方式消除了布线困难,维护不便,线路老化等问题;上位机设计利用Web服务器作为远端数据服务器,PHP技术建立Web站点,能够实现PC端与移动端快速查询,实时监控;本系统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算法,使系统在稳定性、准确性方面达到较好的效果,有效的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采集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消防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古往今来,火灾一直是人类与之抗衡的对象。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系统在主控器方面出现了智能化,处理数据时在主控器内加入了适当的算法,提高了系统准确性,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但主控器只是接收探测器的数据信息,还不能对探测器运行状态或故障进行辨别,所以只属于初级的智能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把探测器测得的模拟量信息传输给主控器,在主控器内经过算法处理这些数据信息,进而辨别火灾发生的真实性及其发展程度。一旦判断出有火灾发生,主控器便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有分级报警式和响应阈值自动浮动式等。
多功能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灾探测器被赋予了智能,能够根据环境对探测到信息做出相应的预处理,火灾报警系统也出现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主控器是系统的核心,由于探测器的智能化,降低了主控器的资源配置,能够对系统的运及故障做出监测管理和控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快速性。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无线传感器技术逐步的壮大起来。火灾报警系统也由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变为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消除了布线困难,维护不便,线路老化等问题,大大节省了安装及维护成本。火灾报警系统也不再是单独的安全管理系统,它还与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等智能管理系统相结合,真正实现综合性一体化的智能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线消防报警系统,够实现PC端与移动端快速查询,实时监控;本系统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算法,使系统在稳定性、准确性方面达到较好的效果,有效的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接收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信号的6LoWPAN终端节点,所有6LoWPAN终端节点连接6LoWPAN边界路由器,6LoWPAN边界路由器通过6LoWPAN网关连接STM32处理单元,STM32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模块连接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连接客户端。
所述无线模块包括GPRS模块,并通过监控人员进行控制。
所述GPRS模块采用SIM900A模块。
所述6LoWPAN终端节点连接有电源模块、天线模块和消防控制模块。
所述6LoWPAN终端节点包括若干传输节点MX231CC,传输节点MX231CC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无线网卡MX-USBStick,无线网卡MX-USBStick通过USB接口连接无线网关MXG300,无线网关MXG300连接服务器。
所述STM32处理单元采用STM32F103,
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气体传感器采用MQ-7,烟雾传感器采用MQ-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合6LoWPAN无线技术,通讯采用无线方式消除了布线困难,维护不便,线路老化等问题;上位机设计利用Web服务器作为远端数据服务器,PHP技术建立Web站点,能够实现PC端与移动端快速查询,实时监控;本系统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算法,使系统在稳定性、准确性方面达到较好的效果,有效的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3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火灾报警与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宇自控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