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苗木挖掘移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0897.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华;严登明;王京;黄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2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植装置 限制层 苗木 本实用新型 喇叭状本体 苗木移植 土壤表层 位置水平 挖掘 根系 埋置 预埋 分隔 成活率 种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苗木挖掘移植装置,包括限制层板和移植装置,限制层板在土壤表层以下距土壤表层h深的位置水平埋置,以备在限制层板上方种植目标苗木,移植装置包括喇叭状本体,所述喇叭状本体沿其中心线分隔为两分体。本实用新型配合预埋在目标苗木下方的限制层板使用,具有提高目标苗木移植成活率且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适用于苗木移植时根系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移栽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苗木挖掘移植方法及其专用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城市绿化、大面积造林等需移栽大量的苗木,为了确保被移栽的苗木成活率,常采用的手段是:根据苗木胸径或地径的规格来确定土球的规格,之后人工进行挖掘,使目标苗木的根部与土壤分离,再将目标苗木移至所需移栽的部位,进行移栽作业;然而采用此方式一方面由于挖掘的目标苗木的根部为半球形的土球,在挖掘过程中苗木的根系被大量破坏,造成苗木的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挖掘,人工将苗木的部分根系切断,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目标苗木移植成活率且降低劳动强度的苗木挖掘移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苗木挖掘移植装置,包括限制层板和移植装置,限制层板在土壤表层以下距土壤表层h深的位置水平埋置,以备在限制层板上方种植目标苗木,移植装置包括喇叭状本体,所述喇叭状本体沿其中心线分隔为两分体。
优选的,所述限制层板为水泥构成的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喇叭状本体的高为h1,其大径端半径为r1,小径端半径为r2,k=h1/(r1-r2),其中,k的数值范围为1.5-2.2。
优选的,所述k为1.85。
优选的,所述喇叭状本体的大径端端部设有导入部,所述导入部沿所述喇叭状本体的中心线的截面为一角背离所述喇叭状本体小径端的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及方法,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所述限制层板的作用是使目标苗木的根系的生长限制在限制层板以上的土壤内,所述移植装置设置为喇叭状本体,所述喇叭状本体为两分体,目的是两所述分体逐一从地表伸至所述限制层板并构成完整的所述喇叭状本体,此时,所述喇叭状本体的大径端与所述限制层板相抵,且确保目标苗木的主干临近或位于所述喇叭状本体的中心线上,由于喇叭状本体的大径端朝下,使保护目标苗木根系的土块为下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的圆台,这样目标苗木的根系能够保存得相对完整,且由于在所述移植装置在伸入土壤的过程中将根系的末端切断并和所述限制层板将圆台土块与土壤分离,使目标苗木易于提拉,无需工作人员对根系进行切断作业,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限制层板和所述移植装置与目标苗木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移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移植装置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喇叭状本体,101-分体,102-导入部,2-限制层板,3-土壤表层,4-目标苗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0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苗木产品高效装袋机
- 下一篇:一种林业用新种树苗根部保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