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直升机模拟器的脚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3989.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8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哲;伍恒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泛美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李姗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蹬连杆 脚蹬装置 直升机模拟器 本实用新型 左脚蹬杆 侧墙板 抱夹 蹬杆 右脚 中心位置处 方向相反 联动齿轮 螺钉固定 啮合连接 嵌入连接 同向运动 箱体结构 后墙板 脚运动 前墙板 平行 贯穿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直升机模拟器的脚蹬装置,包括脚蹬装置本体,所述脚蹬装置本体是由前墙板和后墙板配合两个侧墙板通过螺钉固定而成的箱体结构,所述脚蹬装置本体的内部平行嵌入连接有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所述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两端均贯穿与脚蹬装置本体并延伸至侧墙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左脚蹬杆和第二左脚蹬杆,第二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右脚蹬杆和第二右脚蹬杆,可实现主副驾同脚轨迹同向运动,同时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联动齿轮啮合连接,可以实现左右脚运动方向相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蹬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直升机模拟器的脚蹬装置。
背景技术
直升机模拟器的脚蹬装置就是应用与直升机模拟器使用的脚蹬装置,从而便于直升机驾驶模式,便于使用者进行模拟学习。
传统的主副驾双脚分别缺少辅助连接措施,无法实现主副驾同脚轨迹同向运动,同时轴的摆动位置缺少角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无法实现位置检测,影响在进行模拟的效果,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 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主副驾双脚分别缺少辅助连接措施,无法实现主副驾同脚轨迹同向运动,同时轴的摆动位置缺少角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无法实现位置检测,影响在进行模拟的效果,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直升机模拟器的脚蹬装置,包括脚蹬装置本体,所述脚蹬装置本体是由前墙板和后墙板配合两个侧墙板通过螺钉固定而成的箱体结构,所述脚蹬装置本体的内部平行嵌入连接有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所述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两端均贯穿与脚蹬装置本体并延伸至侧墙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左脚蹬杆和第二左脚蹬杆,所述第二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右脚蹬杆和第二右脚蹬杆,所述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位于脚蹬装置本体内侧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轴向限位套,所述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与阻尼器连接,且阻尼器通过介轮组与角度传感器啮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脚蹬连杆位于脚蹬装置本体的内侧一侧连接有极限位置检测片。
其中,第一左脚蹬杆、第二左脚蹬杆、第一右脚蹬杆和第二右脚蹬杆的高度均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左脚蹬杆和第二左脚蹬杆关于脚蹬装置本体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且第一右脚蹬杆和第二右脚蹬杆关于脚蹬装置本体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其中,所述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长度相等,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在脚蹬装置本体两侧分别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一左脚蹬杆的长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一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左脚蹬杆和第二左脚蹬杆,第二脚蹬连杆的两端均通过抱夹头连接有第一右脚蹬杆和第二右脚蹬杆,可实现主副驾同脚轨迹同向运动,同时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联动齿轮啮合连接,可以实现左右脚运动方向相反。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脚蹬连杆和第二脚蹬连杆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联动齿轮啮合连接,且联动齿轮与介轮组连接,所述介轮组与角度传感器啮合连接,角度传感器与轴通过介轮组传递运动,以实现位置检测。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模块化设计,可独立使用,也可对外扩展安装,配套整机使用,可模拟直升机脚蹬运动,同时可以与相关软件配套后,可实现直升机方向舵功能,主要结构采用型材及管件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泛美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泛美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3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训练用舵轮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英语单词高效背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