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0104.7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9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窦东官;裴振全;王洋;张龙;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016062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侧板 底板 给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煤机构 锅炉燃料 夹角为 入煤口 钝角 给煤 输煤 通孔 磨损 锅炉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料供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给煤装置,包括后侧板、底板和输煤机构;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后侧板的板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底板的前端用于与锅炉的入煤口对接;所述输煤机构与所述后侧板的顶部对接,用于向所述后侧板输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煤装置的给煤效果好,且对给煤装置的磨损、消耗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料供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锅炉进行燃料供给时,往往使用给煤设备将煤粉从播煤风口送入锅炉炉膛内部。
现有技术中的播煤风口为一个长方形耐热铸钢板,从播煤风口吹出的风的方向与给煤口底板平行,该结构的播煤风口使得煤粉易冲击给煤口底板与侧板,严重磨损给煤口底板与侧板;此外,还存在出风风压低,煤粉吹送距离短,不利于促进锅炉燃烧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煤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煤装置,包括:后侧板、底板和输煤机构;后侧板与底板的后端连接,后侧板与底板的夹角为钝角,后侧板的板面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底板的前端用于与锅炉的入煤口对接;输煤机构与后侧板的顶部对接,用于向后侧板输煤。
其中,输煤机构包括传送带、落煤管、吹风管和风箱;传送带的一端与煤仓连接,另一端与落煤管的进煤端连接;吹风管的一端与风箱连接,另一端与通孔连接;落煤管的出煤端与后侧板的顶部对接。
其中,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沿后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
其中,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8-32mm,两个圆形通孔之间的间隔为8-12mm。
其中,圆形通孔的内壁的粗糙度小于6.3μm。
其中,钝角为102°-105°。
其中,该给煤装置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竖直设置在底板的左端,右侧板竖直设置在底板的右端,左侧板与右侧板均与煤粉吹入的方向平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煤装置,通过将后侧板与底板的夹角设为钝角,以及在后侧板的表面设置若干通孔,使得煤粉由落煤管进入炉膛内时,在没有落到底板时,播煤风就将煤粉吹入炉膛,减少了煤粉与底板的接触,从而减少了底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煤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煤装置的底板与后侧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圆形通孔;5-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0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掺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卡料自动停机防回火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