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6837.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贺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胡业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装置 电子设备 散热系统 磁流体 输送管 散热 磁场发生单元 集热单元 驱动单元 散热单元 散热需求 终端技术 高散热 磁热 部署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机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内的磁场发生单元、第一磁流体输送管、N个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和M个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机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内的第二磁流体输送管、至少一个集热单元。散热系统由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构成。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散热装置,即第二散热装置部署在电子设备内;或者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散热系统。上述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利用磁流体的磁热特性进行散热,同时使用内外装置结合的方式提升磁流体循环的流量,增大散热面积,满足高散热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散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笔记本电脑为例,随着笔记本电脑功能的强大,笔记本电脑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和独立显卡GPU的功耗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CPU和GPU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会导致笔记本电脑的元器件有过热损毁的风险,因此,需要散热装置来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散热装置,该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机体、设置在该第一机体内的磁场发生单元、第一磁流体输送管、N 个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和M个第一散热单元,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M 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该M个第一散热单元和该N个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通过该第一磁流体输送管串接,该N个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该第一磁流体输送管内的磁流体;
该第一磁流体输送管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被散热的电子设备,构成磁流体循环散热系统;
其中,该磁场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磁场,该磁流体用于在该磁场下放出在该电子设备吸收的热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N+1;
所述M个第一散热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场发生单元为永磁体或通电线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流体驱动单元为水泵或者磁力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流体为铁磁性粉末与基载液混合得到的一种液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铁磁性粉末为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铁磁性稀土金属、合金或者含有稀土化合物的纳米性磁性颗粒。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
所述第一磁流体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一端;
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二散热装置。该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机体、设置在该第二机体内的第二磁流体输送管和至少一个集热单元;
该至少一个集热单元与该至少一个热源接触,且用于导出每个热源的热量;
该至少一个集热单元通过该第二磁流体输送管串接在一起;
该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被散热的电子设备内部,该第二磁流体输送管中包含磁流体,该磁流体用于吸收该电子设备包括的上述至少一个热源散发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6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硬件的快速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计算机用专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