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2582.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林眼;魏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博联慧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层 高压静电 吸附层 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 除污装置 壳体内部 油气分离 过滤网 均流板 壳体 进气口 锯齿形结构 固定设置 过滤效果 间距设置 壳体顶部 依次设置 由上到下 固定柱 两侧面 吸附孔 除尘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包括壳体、均流板、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过滤网,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进气口,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均流板、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所述的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分别通过固定柱固定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的第一电离层由高压静电板A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高压静电板A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为锯齿形结构;所述的第二电离层由高压静电丝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吸附层由高压静电板B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高压静电板B上等间距设置吸附孔;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效果好、除尘干净的优点,有效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气体,这些污染气体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现有技术一般只是采用一个抽气机将这些污染气体从厨房抽出,并且在排出室外之前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过滤,这样排出室外的气体内还是会存在很多污染杂质,将这些存在污染杂质的气体排出到室外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这个也是大气污染中的很重要的一个污染源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该三级除污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简便,设计合理,能够更好地净化油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包括壳体、均流板、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过滤网,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进气口,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过滤网,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均流板、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所述的第一电离层、第二电离层、吸附层分别通过固定柱固定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的第一电离层由高压静电板A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高压静电板A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为锯齿形结构;所述的第二电离层由高压静电丝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吸附层由高压静电板B等间距设置组成,所述的高压静电板B的整体结构设置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的高压静电板B上等间距设置吸附孔。
所述的均流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壳体内侧。
所述第一电离层采用10000~13000V电压通电,所述第一电离层的高压静电板A之间间隔设置为45~50mm,且高压静电板A的高度设置为75~85mm。
所述第二电离层采用7000~9000V电压通电,所述第二电离层的高压静电丝之间的间隔设置为45~50mm。
所述吸附层采用7000~9000V电压通电,所述吸附层的高压静电板B之间的间隔设置为6.5~7.5mm,且高压静电板B的高度设置为200~240mm。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除污装置,可以通过均流板将气流稳定,之后通过两层的电离层将杂质电离,最后通过吸附层将电离后的杂质吸附,最后再通过过滤网过滤,这样可以实现整套的除尘操作,使用比较方便,并且使得废气净化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第一电离层采用高压静电板组成,第一电离层采用 10000-13000V 电压通电,并且第一电离层中的高压静电板之间间隔为 45-50mm,且第一电离层中的高压静电板的长度为 75-85mm。采用这种结构的第一电离层,电离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第一电离层的高压静电板两侧均为锯齿形。这样可以更好的向两面进行电离,使得电离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第二电离层采用高压静电丝组成,且第二电离层采用 7000-9000V 电压通电,并且第二电离层中的高压静电丝之间的间隔与第一电离层中的高压静电板之间的间隔相同。采用高压静电丝作为第二电离层,这样能更好的将第一电离层没有电离完全的杂质电离出来,而且采用这种参数,电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由上方观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博联慧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博联慧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2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