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淤泥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0062.9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苟建升;张帅军;邓维;张鑫生;刘世泽;郝鹏程;张庆丰;刘其虎;焦腾辉;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浆泵 转动轴 淤泥清理 浮动器 淤泥 污水处理池 淤泥收集 排泥管 升降器 驱动器 打散 叶片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抽取机构 浮动机构 活动连接 叶片连接 排出 吸入 轴部 稠密 穿过 伸出 驱动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清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淤泥清理装置包括:由浮动器和驱动器组成的驱动浮动机构,由泥浆泵、泥浆泵转动轴、淤泥收集叶片和升降器组成的淤泥抽取机构以及排泥管。驱动器设置在浮动器底部,泥浆泵转动轴穿过浮动器,通过升降器与浮动器活动连接,泥浆泵转动轴的一端与泥浆泵连接,另一端与淤泥收集叶片连接,升降器和泥浆泵转动轴的轴部连接,排泥管的一端与泥浆泵转动轴连接,另一端能够伸出水面。使用时,淤泥收集叶片可以将污水处理池内稠密度较高的淤泥打散,泥浆泵将打散后的淤泥吸入泥浆泵转动轴并通过排泥管排出污水处理池,从而提高了对污水处理池中淤泥的清理能力,扩大了淤泥清理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池的使用年限的增加,污水处理池内积攒的淤泥也越来越多,过多的淤泥会占用污水处理池的空间,使污水处理池的储水能力降低。因此,可以采用淤泥清理装置对污水处理池内的淤泥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中的淤泥清理装置包括控制机构、传送机构和浮动机构。其中,控制机构包括浮动控制器、地面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传送机构包括潜水泵和排污管,排污管连接在潜水泵上;浮动机构上设置有浮动驱动机构、潜水泵支撑件和潜水泵驱动机构。浮动机构与传送机构相连接,浮动控制器设置在浮动机构上,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控制器建立连接。在使用时,淤泥清理装置放置在污水处理池内,淤泥清理装置的地面控制器可以规划浮动机构的运行路线,并控制浮动驱动机构运转,按照规划的路线运动。而且,地面控制器可以控制潜水泵驱动机构运转,带动潜水泵上升或下降,潜水泵通过吸取污水处理池内的淤泥,并通过排污管将淤泥排出,实现对污水处理池内淤泥的清理。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淤泥清理装置在清理污水处理池内淤泥时,由于潜水泵的功率有限,不能吸取污水处理池内堆积厚度较大、稠密度较高的淤泥,导致该淤泥清理装置的使用范围较小。并且,该淤泥清理装置单次抽取淤泥的宽度有限,针对面积大的污水处理池,需反复多次循环清理,增加了清理时间及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清理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淤泥清理装置不能吸取污水处理池内堆积厚度较大、稠密度较高的淤泥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淤泥清理装置,所述淤泥清理装置包括:驱动浮动机构、淤泥抽取机构和排泥管;
所述驱动浮动机构包括浮动器和驱动器,所述浮动器能够浮于水面,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浮动器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浮动器在水面上移动;
所述淤泥抽取机构包括泥浆泵、泥浆泵转动轴、淤泥收集叶片和升降器,所述泥浆泵转动轴穿过所述浮动器,通过所述升降器与所述浮动器活动连接,所述泥浆泵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连接,所述泥浆泵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淤泥收集叶片连接,所述升降器和所述泥浆泵转动轴的轴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泥浆泵转动轴相对于所述浮动器做上下运动;
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转动轴连接,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能够伸出水面。
可选地,所述淤泥清理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处理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器、所述泥浆泵、所述升降器电连接,用于分别对所述驱动器、所述泥浆泵、所述升降器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淤泥清理装置还包括淤泥厚度检测器;
所述淤泥厚度检测器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淤泥厚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污水处理池内的淤泥厚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淤泥厚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淤泥厚度,对所述驱动器、所述泥浆泵和所述升降器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淤泥厚度检测器包括淤泥厚度检测传感器和淤泥厚度显示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0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深槽基础开挖注浆用刀具
- 下一篇:抓斗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