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309.5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勇;刘银顺;刘彦鹏;张冠军;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朱晓敏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换热器 水蒸气 第二换热器 可燃气体 燃煤 本实用新型 燃煤气化炉 燃煤气化 燃煤粉 催化剂气体 内部催化剂 气固分离器 使用寿命 循环利用 增加设备 灰渣槽 连接管 气体管 输出管 预热 灰份 灰渣 制备 后排 送入 输出 节约 能源 | ||
1.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包括燃煤气化炉(1)、气固分离器(2)、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4),所述燃煤气化炉和所述气固分离器为内径均匀的圆柱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气化炉的顶面连接有燃煤粉气体管(5)和催化剂气体管(6),所述燃煤粉气体管的内部燃煤粉气体和所述催化剂气体管的内部催化剂气体经过第一换热器预热后送入所述燃煤气化炉;
所述气固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有合成气进气管(7),所述合成气进气管通过所述燃煤气化炉的顶面与所述燃煤气化炉相通,所述气固分离器的下端出口连接有将固体颗粒送入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固体回料管(8),所述固体回料管通过所述燃煤气化炉的侧壁中部与所述燃煤气化炉相通,所述气固分离器的上端出口连接有可燃气体输出管(9),所述可燃气体输出管的内部可燃气体经过第一换热器降温后输出;
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底面连接有将燃煤灰渣经过第二换热器降温后排入燃煤灰渣槽(10)的燃煤灰渣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12),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气口连接有水蒸气出气管(13),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水蒸气连接管(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底面为周边高中间低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底面的上表面的坡度为10-30%,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底面的最低处连接有所述燃煤灰渣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底面为周边高中间低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底面的上表面的坡度为10-30%,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底面的最低处连接有所述固体回料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同一水平面上均匀分布2-4个等离子发生器(15)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燃煤气化炉的内表面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气体管的内部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循环燃煤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输出管的内部可燃气体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93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