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6837.5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汪娇;王佳;刘彬;王婕;王丹;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沸器 连通 文丘里器 导液管 氯甲烷 水解塔 高效处理装置 底部连通 尾气处理 除雾器 缓冲罐 冷凝器 排液管 塔顶部 水解 尾气 蓄热式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 缓冲罐顶部 冷凝器顶端 尾气进气管 系统稳定性 交叉连通 传液管 焚烧炉 高效性 进料管 连接管 排气管 能耗 | ||
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包括缓冲罐、文丘里器、水解塔、冷凝器、除雾器、再沸器,缓冲罐顶部连通设有尾气进气管,缓冲罐、文丘里器间通过排气管连通,文丘里器、水解塔底部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水解塔顶部连接设有冷凝器,冷凝器顶端除雾器、再沸器,再沸器与水解塔顶部通过传液管连通,文丘里器与再沸器底部通过导液管连通,导液管上设有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水解塔底部连通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与导液管交叉连通,再沸器底部连通设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避免使用焚烧炉或蓄热式燃烧装置等,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了对氯甲烷尾气处理的高效性;处理效果彻底,能耗低、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氯甲烷,又名甲基氯,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其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属于易燃烧、易爆炸、高度危害物质,氯甲烷尾气在处理上需要高效,避免氯甲烷尾气排放进入空气中。目前,对于氯甲烷尾气处理装置通常由洗涤塔、干燥器、压缩机、冷凝器、焚烧炉等组合而成。其中喷淋塔通常需要多级串联,产生大量废水,使用焚烧炉或蓄热式燃烧装置安全风险较高、能耗较大。目前存在装置复杂,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回收的氯甲烷纯度较低不能产生经济价值等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0693763.3的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氯甲烷的废气预处理装置,包括萃取槽、缓冲槽、干燥箱、冷凝器和储液槽,萃取槽通过缓冲槽入口与缓冲槽连接,缓冲槽通过缓冲槽出口与干燥箱连接,缓冲槽通过风管与冷凝器相通,冷凝器通过风管与储液槽相通;缓冲槽通过抽风机将二氯甲烷送入冷凝器内,冷凝后的液体排入储液槽再回收利用,不能冷凝的气体通过调压阀进行回收处理。该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处理后的废气浓度大大降低,减少了蒸汽用量,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废气回收成本,但该装置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处理的尾气不能做到高纯度的回收再利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氯甲烷尾气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缓冲罐、文丘里器、水解塔、冷凝器、除雾器、再沸器,所述缓冲罐顶部连通设有尾气进气管,所述缓冲罐右侧设有所述文丘里器,所述缓冲罐、文丘里器间通过排气管连通,所述文丘里器、水解塔底部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水解塔顶部连接设有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顶端连接设有所述除雾器,所述水解塔右侧设有所述再沸器,所述再沸器与所述水解塔顶部通过传液管连通,所述文丘里器与所述再沸器底部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导液管自左向右分别设有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所述水解塔底部连通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调节阀一、调节阀二间的所述导液管交叉连通,所述再沸器底部连通设有进料管。
优选的,所述尾气进气管上设有进气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传液管上设有传液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末端设有排液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管上设有进料控制阀。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氯甲烷尾气吸收率,将氯甲烷进行高纯度的提取回收再利用,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使用焚烧炉或蓄热式燃烧装置等,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了对氯甲烷尾气处理的高效性;本装置不仅处理效果彻底,且能耗低、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高效,适用于对氯甲烷尾气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6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窑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增加中抽塔盘液体停留时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