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6392.0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纲;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兹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样杯 内箱 触点 铜线 钢珠 耐压检测装置 底部侧壁 内部设置 上盖 透明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 测试 钢珠形状 负极 壁厚 导电 合页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外箱上盖,所述外箱上盖通过合页与外箱相互连接,且外箱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内部设置有试样杯,且内箱和试样杯底部侧壁分别设置有内箱触点和试样杯触点,并且内箱和试样杯通过内箱触点和试样杯触点相互连接,所述内箱和试样杯内部均匀的铺满钢珠,且钢珠的直径为2mm,所述外箱负极通过接线与内箱底部侧壁设置的内箱触点相互连接,且内箱触点通过试样杯触点与试样杯内钢珠相互连接,所述试样杯为透明塑料材质,且试样杯壁厚为2mm。该铜线耐压检测装置通过钢珠导电对铜线试样进行测试,钢珠形状易变从而便于铜线试样连接,操作方便,降低测试人员的操作繁琐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测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实用铜线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纯铜产品有冶炼品及加工品两种。
现有的铜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铜线进行耐压测试,传统的铜线耐压测试通过将铜线试样分别与测压电源正负极相互连接,需要测试人员分别夹持铜线试样的两端,操作繁琐,同时测试过程中为便于贯穿未设置防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铜线测压操作繁琐不便于观察同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外箱上盖,所述外箱上盖通过合页与外箱相互连接,且外箱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内部设置有试样杯,且内箱和试样杯底部侧壁分别设置有内箱触点和试样杯触点,并且内箱和试样杯通过内箱触点和试样杯触点相互连接,所述内箱和试样杯内部均匀的铺满钢珠,且钢珠的直径为2mm。
优选的,所述外箱上盖、外箱和内箱均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且外箱上盖、外箱和内箱厚度分别为10mm、10mm和6mm。
优选的,所述外箱一侧对称设置有外箱正极和外箱负极,且外箱正极通过接线与触点块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触点块顶部侧壁连接有触点杆,且触点杆为弧形金属材质,所述触点杆一端与接线相互连接,且接线末端连接有接线线夹。
优选的,所述外箱负极通过接线与内箱底部侧壁设置的内箱触点相互连接,且内箱触点通过试样杯触点与试样杯内钢珠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试样杯为透明塑料材质,且试样杯壁厚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铜线耐压检测装置通过钢珠导电对铜线试样进行测试,钢珠形状易变从而便于铜线试样连接,操作方便,降低测试人员的操作繁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耐压检测装置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箱上盖,2、合页,3、外箱,4、触点块,5、触点杆,6、接线线夹,7、接线,8、外箱正极,9、外箱负极,10、内箱,11、试样杯,12、试样杯触点,13、内箱触点,14、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兹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力兹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6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膜的抗高压破坏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端子台绝缘耐压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