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双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5483.2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麦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条 双工器 散热板 弧形凹槽 凸起 射频双工器 压紧板 拆卸 本实用新型 散热板固定 工作效率 安装盒 散热 压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双工器,包括双工器,双工器前后两面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两侧固定有凸起,凸起上安装有第一散热条,散热板上下两面均开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散热条,第二散热条上设有压紧板,散热板固定在安装盒内。本装置散热板用于安装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条便于双工器的散热,凸起方便放置第一散热条,而且拆卸也十分简单,弧形凹槽用来放置第二散热条,压紧板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第二散热条进行压紧,保证第二散热条不会脱落,整个双工器在安装和拆卸时通过手动即可完成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工具,使用十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双工器。
背景技术
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带阻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一般双工器由六个带阻滤波器(陷波器)组成,各谐振于发射和接收频率。接收端滤波器谐振于发射频率,并防止发射功率串入接收机,发射端滤波器谐振于接收频率。有些双工器不标发射和接收端而只标LOW和HIGH,如某双工器LOW=450,HIGH=460,表示LOW端可联接450兆接收机HIGH端联接460兆发射机,也可将LOW端联接450兆发射机,HIGH端联接460兆接收机,收发频率可颠倒使用,但是不能将发射频率460的机器接置双工器450兆一端以免损坏电台和双工器,双工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耦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的双工器由螺旋振腔体构成,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分布参数影响较大常做成一个密封套体,各信号馈线均用屏蔽效果较好的同轴电缆腔体形材也要求一定的光洁度,为利于散热,外观常为黑色,三个信号端一般采用标准高频接插件Q9或L16型高频插座无线通讯对双工器的要求。
双工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能及时的排除会影响双工的正常工作,目前市面上双工器的散热装置大多比较复杂,散热片的安装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射频双工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射频双工器,包括双工器,所述双工器前后两面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中间开有第一通孔、两侧固定有斜向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上安装有第一散热条,所述散热板上下两面均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散热条,所述第二散热条上设有压紧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安装盒内,所述安装盒为前后开有第二通孔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盒由上安装盒与下安装盒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上下两面各固定有支撑块。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与L型的压紧杆固定,所述压紧杆通过螺钉固定在凸台上,所述凸台固定在散热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与第二散热条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状橡胶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盒与下安装盒通过卡扣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散热板用于安装第一散热条和第二散热条便于双工器的散热,凸起能很方便的放置第一散热条,而且拆卸也十分简单,弧形凹槽用来放置第二散热条,压紧板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第二散热条进行压紧,保证第二散热条不会脱落,压紧板表面的橡胶软垫更方便压紧而且能防止第二散热条滑动,压紧板由压紧杆固定,而压紧杆通过螺钉连接拆卸也十分方便,而安装盒由上安装盒和下安装盒通过卡扣连接,可以随时拆卸且不需要任何工具,整个双工器在安装和拆卸时通过手动即可完成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工具,使用十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麦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麦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5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