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5277.1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潇;李烨;龙志强;陈峰;王武亮;向婷;肖溪玥;文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轨 膨胀连接装置 无缝接触 本实用新型 自动对中 接触轨 受流器 弹性紧固件 加工误差 紧密贴合 膨胀接头 热胀冷缩 正中位置 纵向两端 滑动 高差 两段 母轨 贴合 背面 切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包括等腰的梯形轨和分别位于所述梯形轨纵向两端的两个端轨,所述梯形轨和两所述端轨之间设有使所述梯形轨在纵向上紧密贴合两所述端轨的弹性紧固件;所述端轨及所述梯形轨的背面还设有自动对中部件,以使在相对贴合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梯形轨保持在两所述端轨的纵向正中位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由于端轨与梯形轨之间设置了自动对中部件,且端轨和梯形轨均由同一段母轨切割产生,可保证接触轨热胀冷缩时梯形轨时刻保持在两段端轨的中间位置且相互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不会因加工误差而产生横向高差,有利于受流器平稳地经过膨胀接头,保证了受流器与接触轨之间的持续稳定受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接触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尤其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接触轨通常沿线路方向设置在列车轨道的两侧,其与变电站等供电网络相连,主要用于向列车供电。同时,列车上安装有用于取电的受流器装置,受流器跟随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与接触轨的动态接触为列车获取电能,因此受流器与接触轨的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时刻保持动态接触,且整个过程中受流器均在接触轨受流面上滑动。
由于金属轨道受到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温度变化会引起接触轨在轨道长度方向上产生较大的伸缩变形。一方面需要考虑在轨道上设置断口以补偿外界气温变化引起的接触轨的热胀冷缩问题;另一方面,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受流器时刻与接触轨受流面保持接触,如果接触轨出现断口则受流器经过断口位置时会出现剧烈的垂向冲击振动,不仅影响取电质量,也会对受流器部件造成损伤,因此在补偿轨道热胀冷缩问题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接触轨断口大小。
现有技术大多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接触轨断口,用于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接触轨变形;此外也有在单缝膨胀接头基础上改进的另外一种双缝膨胀接头,即在两段长轨之间设置一段短接触轨,从而出现两个接触轨断口,长轨与短轨之间通过锚固夹板进行连接,可以更好地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轨道的变形情况。
由于现有接触轨膨胀接头是通过两段轨道之间设置断口来实现轨道伸缩变形补偿的,而受流器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与接触轨保持全过程接触,现有的技术方案必然会使受流器经过膨胀接头断口时产生诸多问题。一方面断口本身存在受流面的间断,会引起受流器碳滑板与轨道之间的剧烈碰撞与冲击振动,对碳滑板产生冲击损伤,减少受流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也不利于受流;另一方面受流器经过断口位置时可能出现与轨道的短暂脱离,造成拉弧等电气损害;此外,受流器经过断口位置产生碰撞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列车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该装置能够使端轨与梯形轨自动实现对中,有利于受流器工作状态持续保持可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连接装置,包括等腰的梯形轨和分别位于所述梯形轨纵向两端的两个端轨,所述梯形轨和两所述端轨之间设有使所述梯形轨在纵向上紧密贴合两所述端轨的弹性紧固件;所述端轨及所述梯形轨的背面还设有自动对中部件,以使在相对贴合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梯形轨保持在两所述端轨的纵向正中位置。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中部件包括连杆组件以及限位板,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等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所述端轨的背面底部均设有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通孔,所述限位板的纵向两端均具有水平延伸的腰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通过穿过两所述腰孔的铰接轴并分别与两通孔铰接;所述梯形轨的纵向正中位置设有竖直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相铰接,且两者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滑槽中并能够在其中竖直滑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顶部正中位置设有竖直延伸的开口槽,以便至少在轨道受冷状态下容纳所述第一连杆顶端和所述第二连杆顶端的铰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5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维修支柱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斜椅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