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5186.8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盛晴;时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晴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江锦利 |
地址: |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扣 电刀 管线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底面 粘附 固定管线 无菌环境 胶层 轻便 背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底贴以及用于固定电刀盒的第一粘扣和用于固定管线的第二粘扣;所述底贴的背面具有用于粘附在巾单上的胶层,所述第一粘扣的底面以及第二粘扣的底面粘附固定在所述底贴的正面上;所述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均包括上下相互配合的毛带和勾带,并且相互配合的毛带和勾带的一端相互固定,另一端为揭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便捷、结构轻便、尺寸较小、成本较低等优点,能够满足无菌环境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电刀、氩气刀、电凝镊等器械的使用频率很高。若在手术过程中这些器械的刀头没有妥善放置,将可能造成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灼伤。为了避免这类医疗风险,行业内设计出了电刀盒作为保护装置。
一般电刀盒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刀盒10包括用于放置刀头的盒体11,盒体11顶端具有固定孔12。部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会使用巾钳穿过该固定孔12将电刀盒固定在患者身上披的无菌巾单上,达到既能够利用电刀盒保护刀头又能防止电刀盒脱落的目的。
然而,这种采用巾钳固定的方式存在明显缺陷。首先,巾钳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固定铺盖于手术切口周围的手术巾,利用巾钳来固定电刀盒本身属于不规范使用;其次,利用巾钳来固定电刀盒会扎破患者身上披的无菌巾单甚至损伤到患者,容易导致污染,不符合手术无菌原则。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应用于无菌环境的固定装置。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频繁轮用不同器械进行操作,因此需要确保这些器械能在手术过程中被快速拿起以及快速放置在无菌盛具上。然而,由于这些器械本身自带管线,若直接放置在手术台面上,管线非常容易松散开来或发生混绕,重新拿起这些器械时容易发生由于与其他器械缠绕在一起而不容易分开的问题,导致使用不便,因此还需要设计能够对管线进行固定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轻便、操作便捷的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其能够适用于无菌环境中。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底贴以及用于固定电刀盒的第一粘扣和用于固定管线的第二粘扣;所述底贴的背面具有用于粘附在巾单上的胶层,所述第一粘扣的底面以及第二粘扣的底面粘附固定在所述底贴的正面上;所述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均包括上下相互配合的毛带和勾带,并且相互配合的毛带和勾带的一端相互固定,另一端为揭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扣的宽度小于所述电刀盒顶端的固定孔的直径;使用时,所述第一粘扣的毛带穿过所述固定孔后与所述第一粘扣的勾带配合,将电刀盒固定在所述底贴上,所述第二粘扣的毛带和第二粘扣的勾带相互配合将所述管线固定在所述底贴上。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粘扣的宽度为1.5cm。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粘扣的宽度为2cm。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按长度方向相对横向布置,二者的揭口朝向相同。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巾单为神经红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无菌孔巾。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例如布料等轻便材料制成,便于提前消菌密封,拆封后可直接应用于无菌环境中,不会带来附加污染。
(2)通过底贴粘附在巾单上进行使用,并将电刀盒、管线分别通过第一粘扣、第二扣粘贴与底贴固定,用户操作主要是进行粘贴,因此操作比较便捷。
(3)不仅能够对电刀盒进行固定,还同时对管线进行固定,并且采用将电刀盒与管线分开固定的方式,从而在取放器械时可避免管线相互缠绕,有利于器械的快速取放。
(4)成本较低,适于一次性使用及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晴,未经盛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5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