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4137.2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琤;蔡志军;杨宜;张玉丛;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底座 安装架 模拟试验机 方形通孔 汽车悬架 同步测试 检测 轮胎 按压检测装置 轮胎固定装置 轮胎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多项检测 检测装置 托举装置 悬架检测 避震器 避震 车体 夹紧 悬架 横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被检产品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通孔,底座的顶端位于方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夹紧轮胎的轮胎固定装置、用于检测轮胎的轮胎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避震效果的避震器检测装置,底座上还这设置有两个安装架,每个安装架横跨在工作台的顶端的一侧,每个安装架上均设置有按压检测装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整个车体的四个悬架部分进行多项检测,解决了无法检测多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因此,悬架的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悬架系统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快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悬架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所以,如何检测汽车悬架系统的工作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悬架是汽车非常重要的组件一般在汽车出厂前需要检测,但是如果在单纯的在出厂前检测的话,如若检测出不合格品无疑成本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在安装车架时就检测一次,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首先将整个底盘摆放在工作台上,在将底盘进行固定,固定时通过轮胎固定装置将四个轮胎进行固定和托举板上的固定卡扣将底盘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两个按压检测装置对底盘的前后进行分别单独的下压和同时下压检测,按压检测完成后,托举装置将底盘整体托举,托举至一定高度后,左固定组件和右固定组件将承载槽收回,这时轮胎检测装置移动至轮胎的底端,托举装置将底盘放下,通过轮胎检测装置的同速转动检测和每个车轮的不同速检测对轮胎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托举装置再将底盘升起,轮胎检测组件后撤,承载槽继续将轮胎固定,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将下压杆底端的连接件与避震器进行连接,连接后对避震器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整个车体的四个悬架部分进行多项检测,解决了无法检测多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悬架整体同步测试的模拟试验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被检产品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形通孔,底座的顶端位于方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夹紧轮胎的轮胎固定装置、用于检测轮胎的轮胎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避震效果的避震器检测装置,底座上还这设置有两个安装架,每个安装架横跨在工作台的顶端的一侧,每个安装架上均设置有按压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托举装置包括有托举板和四个托举液压缸,托举板为方形板状结构,托举板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小于方形通孔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四个所述托举液压缸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托举板底端的一个角,托举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托举板的底端连接,托举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端位于方块的两个宽边均竖直设置两个导向套,托举板上位于每个导向套处均竖直设置一个导向杆,导向套与导向杆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托举板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组螺栓孔,每组螺栓孔有两个螺孔,每组螺栓孔内插设一个固定卡扣,固定卡扣通过螺帽与螺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有左固定组件和右固定组件,所述左固定组件和右固定组件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4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