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2848.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师楚;梁嘉文;冯丽团;崔鹤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弘峻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管 连通 循环水箱 负压筒 本实用新型 有机废水 水泵 间歇式增氧 虹吸管 内表面 通气管 潮汐 增氧 人工湿地技术 侧面 进水管 进水口 溶解氧 吸附力 周侧面 槽周 负压 立管 污水处理 废水 湿地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增氧槽,增氧槽周侧面连通有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顶端连通有文丘里管;循环水箱顶端连通有虹吸管;虹吸管一端延伸至循环水箱底部;文丘里管内表面设有负压筒;文丘里管周侧面连通有通气管;文丘里管一端连通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文丘里管内表面设有负压筒;水泵将有机废水通入文丘立管,有机废水通过负压筒时,在负压筒一端侧面产生负压,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将空气从通气管通入文丘里管内的废水中,增加了有机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增加了漫流湿地的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急剧增多,河流湖泊水华时有发生。氮、磷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得主要因素,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型废水深度处理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湿地去除氮磷和有机污染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沉淀、化学吸附、生物吸收分解和转化等协同作用实现。
现有的人工湿地在处理有机废水时,对于污染较大有机废水,经常会因为湿地植物的根部供养不足,造成有机废水污染处理能力降低,且现有的漫流湿地处理有机废水需要持续用电,增加了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通过文丘里管及虹吸管形成潮汐式自循环结构对有机废水进行增氧,解决了现有的湿地植物在处理污染较大时植物根部供养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虹吸潮汐间歇式增氧槽,包括增氧槽,所述增氧槽周侧面连通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顶端连通有文丘里管;
所述循环水箱顶端连通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一端延伸至循环水箱底部;所述虹吸管另一端位于漫流湿地水体中;
所述文丘里管内表面设有负压筒;所述文丘里管周侧面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筒与文丘里管连通处位于负压筒的侧面;所述文丘里管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漫流湿地水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筒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槽周侧面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循环水箱连通,使有机废水从循环水箱流入增氧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槽一表面固定有四个第一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一表面固定有四个第二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槽底部高于循环水箱;所述增氧槽底部与循环水箱的高度差在2M~4M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文丘里管内表面设有负压筒;水泵将有机废水通入文丘立管,有机废水通过负压筒时,在负压筒一端侧面产生负压,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将空气从通气管通入文丘里管内的废水中,增加了有机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增加了漫流湿地的污水处理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间歇式对循环水箱通入有机废水,有机废水通过导管流入增氧槽,虹吸管将增氧槽和循环水箱中的有机废水进行排出,减少了对电量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漫流湿地处理污水的运行成本;同时模块化组装,使施工人员在安装时简单便捷。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弘峻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弘峻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2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生态滤墙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