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1129.2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程乃亮;隗娜;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供热装置 发热管 接线支架 固定装置 硅胶管 接线端 夹头 通孔 外部金属部件 本实用新型 方式使固体 硅胶管套 热胀冷缩 保温棉 陶瓷夹 伸长 插设 固设 软质 缩进 硬质 整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线支架、夹头和硅胶管,夹头固设于接线支架上,夹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插设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的通孔,硅胶管套设于所述通孔内。采用软质的硅胶管和硬质的陶瓷夹头结合的方式使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整齐的固定在接线支架上,避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由于热胀冷缩而缩进保温棉或者伸长触碰到外部金属部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固体蓄热装置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都未固定,直接接线引线到控制柜。这样虽然省时省力省材料,但是有以下2点弊端。第一,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排列不整齐、杂乱,不仅影响美观,还对接线造成干扰;第二,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未固定容易在反复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接线端处缩进保温棉中,造成接线端处温度持续升高而烧毁,或者伸出过多触碰到外部金属部件,造成漏电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采用软质的硅胶管和硬质的陶瓷夹头结合的方式使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整齐的固定在接线支架上,避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由于热胀冷缩而缩进保温棉或者伸长触碰到外部金属部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线支架、夹头和硅胶管,夹头固设于接线支架上,夹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插设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的通孔,硅胶管套设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优选,夹头包括两个活动对接的半夹头,其中一个半夹头与接线支架固定连接,两个半夹头的对接面均对应设有半圆槽,两个半夹头上的半圆槽对接构成所述通孔。
作为优选,接线支架包括安装板和固定板,接线支架横截面成L型,夹头设于固定板上。
作为优选,两个半夹头和固定板通过螺栓一体式连接。
作为优选,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硅胶管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尺寸。
作为优选,夹头为陶瓷夹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软质的硅胶管和硬质的陶瓷夹头相结合的方式,使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整齐的固定在接线支架上,保证了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不会由于热胀冷缩而缩进保温棉或者伸长触碰到外部金属部件导致的漏电风险,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且实现了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的整齐排列,提高了美观的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修维护。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固定装置,采用软质的硅胶管和硬质的陶瓷夹头结合的方式使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整齐的固定在接线支架上,避免固体蓄能供热装置发热管接线端由于热胀冷缩而缩进保温棉或者伸长触碰到外部金属部件,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1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电暖气翘片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噪音的水暖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