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6737.9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黎满林;邵敬东;宋玲丽;李瑞青;潘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导流底孔 封堵 混凝土 回浆管 进浆管 支管 本实用新型 主管 孔壁 水利水电工程 结构安全性 冷却收缩 周向布置 轴线方向 轴向方向 出口端 灌浆盒 接触式 有效地 坝体 预埋 | ||
1.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沿导流底孔(1)轴向方向布置的进浆管(2)和回浆管(3),以及多根沿导流底孔(1)周向布置的灌浆主管(4),所述灌浆主管(4)一端与进浆管(2)相连,另一端与回浆管(3)相连,所述灌浆主管(4)的轴线方向上设有多根灌浆支管(5),所述灌浆支管(5)的出口端与设置在导流底孔(1)孔壁上的灌浆盒(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浆管(2)、回浆管(3)、灌浆主管(4)和灌浆支管(5)均分为沿导流底孔(1)竖直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套结构,其中进浆管(2)位于导流底孔(1)底部,回浆管(3)位于导流底孔(1)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套结构均包括两根进浆管(2),两根进浆管(2)均与灌浆主管(4)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灌浆主管(4)沿进浆管(2)轴线方向上每隔2~3m布置一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灌浆支管(5)沿灌浆主管(4)轴线方向上每隔1.5~2m布置一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在封堵混凝土(7)的两端与导流底孔(1)的孔壁之间填充有膨胀止水带(8)。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沿导流底孔(1)轴线方向布置的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位于导流底孔(1)的顶部两侧,并且两端均延伸到导流底孔(1)外,所述排气管(9)轴向方向上设有多根排气支管与安装在导流底孔(1)顶部的多个灌浆盒(6)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气支管和对应的灌浆盒(6)沿排气管(9)轴线方向上每隔0.5~1m布置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浆管(2)和回浆管(3)均埋设在封堵混凝土(7)中,所述灌浆主管(4)埋设或贴靠在封堵混凝土(7)的边缘,所述排气管(9)通过铁钩吊挂在导流底孔(1)顶部,所述灌浆盒(6)通过螺栓或铁钩固定在导流底孔(1)孔壁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浆管(2)、回浆管(3)、灌浆主管(4)、灌浆支管(5)和排气管(9)均为PVC管或者PE管,管径为3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67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狭小仓面施工的组装式冷却水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