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6749.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9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陆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飞浩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束 出口接管 进口接管 管程 换热组件 气换热器 上端 排污管 壳程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长方体形 出口管箱 出口接口 节能环保 进口管箱 外壳内壁 温差应力 卧式结构 阻力损失 空隙处 密封板 承压 封堵 外周 进口 | ||
一种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内部的换热组件,外壳的上端设有管程气体的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外壳的左右两端设有壳程气体的进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外壳为承压卧式结构,换热组件包括长方体形的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程气体的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对应连接的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换热管束通过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与外壳相连接,换热管束的左右两端外周与外壳内壁的空隙处采用密封板封堵,外壳的底部设有壳程排污管和管程排污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换热效率高,阻力损失更小,无温差应力,适应压力范围广,同时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材料省、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损失更小的气气换热器,其管程和壳程换热介质为同源或近似等压的气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最主流的是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式和浮头式,其它如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等紧凑型换热器也比较常见。这些换热器适合液相之间、或者液相与气相、气相与气相之间的换热,而且对阻力要求不严格的用途。一般液体动力来自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阻力在0.05~0.2MPa之间比较常见。而气体由于压力差异较大,如常见压缩空气压力0.8MPa,合成氨工艺气体压力32MPa,流经换热器的气体阻力范围也很大,常见在0.02~0.6MPa之间。
在发酵行业,压缩空气是好氧发酵中生产菌代谢的基本原料,具有流量大、压力低的特点。传统设备是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一般压缩空气走壳程,冷却水或蒸汽走管程。单台设备空气阻力在0.01~0.02MPa之间,而整个空气处理系统,换热器至少三台,不计气液分离器、过滤器等阻力,仅换热器阻力就达0.03~0.06MPa之间。随着节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已不能满足发酵空气处理的生产要求。
经查,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1000285Y的中国专利《一种换热器》,其包括有外壳和外壳中分布的列管及各相之间的连接接口,其特征在于采用单壳程、双管程的立式结构;双管程结构是将管程的进出口都设置在外壳的上部,外壳中分布有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列管组,外壳下部列管组接头上设置有排污口;单壳程结构是将壳程的进出口都设置在外壳的左右部,进出口在一直线上,高温等待冷却的一相走管程,先下行后上行,利于排出该相中可凝析组分;低温等待加热的另一相走壳程,其中无折流板,呈直线通过翅片管外间隙,阻力损失极小,传热效果好。此换热器适合常压气气换热,但结构上不符合压力容器的规范性要求,且空气阻力仍可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适应压力范围广的气气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内部的换热组件,外壳的上端设有管程气体的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外壳的左右两端设有壳程气体的进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承压卧式结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程气体的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对应连接的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换热管束通过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与外壳相连接,换热管束的左右两端外周与外壳内壁的空隙处采用密封板封堵形成管程和壳程隔离,外壳的底部设有壳程排污管和管程排污管。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是由圆筒形的筒体和左右封头焊接而成,壳程气体的进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分别设置在左右封头的前端中部位置,管程气体的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上端中部左右位置。
作为改进,所述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是由管箱顶板和管箱侧板分隔而成的两个独立的封闭空间,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向内与换热管束内空间相通,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向外分别与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束是由前后侧板,上下管板及两者之间连接的若干换热管组成的长方体结构,换热管的数量均分两半,一半换热管内气体自进口向下,另一半换热管内气体向上至出口,分别对应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
进一步,所述密封板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薄钢板制成的薄壁结构,密封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筒体密封,壳程与管程通过密封板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飞浩,未经陆飞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6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定距柱支撑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