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芯、利用其混合聚氨酯和固态物料的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4766.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文;张兴为;王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中正聚氨酯发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5/04;B29B7/10;B29B7/22;B29B7/24;B08B9/087;B08B3/1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黄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芯 固态物料 混料装置 落料组件 竖直布置 水平布置 环形槽 混合聚氨酯 下部外壁 引导通孔 混料 下缘 连通 电机 工业化应用 粉状物料 环形凸台 空心圆筒 内腔下部 喷枪部件 上侧开口 下侧开口 从动轮 混合室 计量辊 聚氨酯 落料筒 主动轮 壳体 料斗 毛刷 喷出 外伸 向内 罩筒 | ||
1.混合芯,其特征在于:它为竖直布置的空心圆筒,混合芯的上侧外缘有周向外伸且水平布置的第一环形凸台、下部外壁有周向内凹且水平布置的环形槽,混合芯的下部外壁在位置上对应于环形槽的下缘处沿周向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引导通孔,每个引导通孔的上侧开口与环形槽的下缘连通、下侧开口与混合芯的内腔下部连通。
2.利用混合芯混合聚氨酯和固态物料的混料装置,包括供聚氨酯喷出且水平布置的喷枪部件、供固态物料下落且竖直布置的落料组件,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芯及竖直布置的混合套、混合室;
混合套、混合室均为空心圆筒,混合套的轴向高度大于混合芯的轴向高度,混合室的上部设有外螺纹;
混合套的内腔上侧有与混合套共轴线、环形、与第一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内设有水平布置且与其共轴线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采用推力球轴承,第一轴承的下侧座圈与第一定位凹槽配合;
混合套的内腔下侧有与混合套共轴线、环形、与混合室上部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的槽底与混合套的上侧之间的轴向高度大于混合芯的轴向高度,第二定位凹槽内设有与混合室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混合芯分别与第一轴承、混合套内外套接,第一环形凸台的下侧贴靠地与第一轴承的上侧轴圈接触;
混合室共轴线地旋接在混合套内的下部,混合室的上侧与第二定位凹槽的槽底紧密接触,混合室低于混合芯且其内腔与混合芯的内腔连通;
喷枪部件的出料端设有水平布置、与该出料端共轴线连通、空心圆筒状的接头,接头远离喷枪部件的那端沿混合套的径向旋接在混合套内且与环形槽连通;
落料组件的出料端内设有水平布置且与该出料端共轴线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采用推力球轴承,第二轴承的上侧座圈与该出料端配合,落料组件的出料端共轴线地设在混合套的上侧、第二轴承的下侧轴圈贴靠地与第一环形凸台的上侧接触,落料组件的出料端经第二轴承与混合芯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混合芯混合聚氨酯和固态物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中段沿径向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清洗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混合芯混合聚氨酯和固态物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的上部设有与混合室共轴线、从其上侧陷入其室壁内、环形的凹进,凹进的上侧开口位于混合室的上侧,凹进的上侧开口为第二定位凹槽的槽底所遮盖;
混合室的中部和凹进的下侧之间开有与混合室的轴线相平行、与凹进连通的过桥通孔;
混合室的中部在位置上对应于过桥通孔的下侧处沿径向由外至内地开有与过桥通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
混合室内沿周向由内至外地开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出气孔,每个出气孔的上侧开口与凹进的下部连通、下侧开口与混合室的内腔上部连通,出气孔与引导通孔的数量相同,每个出气孔均与一个引导通孔在位置上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混合芯混合聚氨酯和固态物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料组件包括壳体、电机、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竖直布置的落料筒和罩筒;
壳体、落料筒上下连通,落料筒的上侧、下侧均敞口,落料筒、罩筒内外同轴套接,落料筒的上下侧对应高于罩筒的上下侧,罩筒的上侧封口、下侧敞口,罩筒上开有第二进气孔;
电机水平地设在壳体外高度方向的中部,水平布置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轮均按能够转动的方式设在壳体内且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主动轮与电机相连接,主动轮的周向间隔地设有若干与第二从动轮相配合的切刀,第一从动轮的轴线高于第二从动轮和主动轮的轴线,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之间留有供丝状物料通过的第一间隙,第二从动轮采用聚氨酯弹性包胶轮;
壳体的上侧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一间隙处设有供丝状物料进入壳体内的进料口,壳体内在分别靠近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相应每侧均设有一个圆弧形、上下侧开口的进气通道,每个进气通道的上侧开口位于壳体的上侧,每个进气通道的下侧开口位于壳体的下侧且分别与壳体和落料筒的内腔连通,两个进气通道的下侧开口呈相对布置状态,壳体和两个进气通道的下侧形成出料口;
罩筒的下侧为落料组件的出料端,第二轴承设在罩筒的下侧,罩筒的下侧共轴线地设在混合套的上侧,罩筒的下侧经第二轴承与混合芯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中正聚氨酯发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中正聚氨酯发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47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Y13永固黄颜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肥机的直连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