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自动伸缩收纳光伏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5235.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山;李栋;訾云东;齐更杰;张涛;翟爽;张志秀;王一鸣;陈福宇;邢春玲;范泽林;梁培都;赵滨;刘柯朦;于坤玲;张吉良;李洪建;张庆利;杨学伟;刘彬;樊婷;王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智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S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光 光伏板 收纳 充电机 光伏 多级自动伸缩 本实用新型 推动机构 容纳槽 电子设备 矩形结构 倾斜设置 自动收缩 板正面 便利性 使用性 右侧壁 左侧壁 延伸 便携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自动伸缩收纳光伏充电机,包括倾斜设置呈矩形结构的主光伏板、安设于该主光伏板左侧并活动插入于主光伏板左侧壁容纳槽内的左光伏板、安设于该主光伏板右侧并活动插入于主光伏板右侧壁容纳槽内的右光伏板、连接于该主光伏板正面并用于推动左光伏板向左侧延伸的第一推动机构、以及连接于主光伏板背部并用于推动右光伏板向右侧延伸的第二推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级自动伸缩收纳的特性,能够对更多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能够实现左光伏板与右光伏板的自动收缩并收纳在主光伏板内,提高了该光伏充电机的便携使用性和使用便捷便利性,有利于该光伏充电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自动伸缩收纳光伏充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充电机,大多采用单一的光伏板,所吸收的太阳能量少,转换的电能难以长时间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同时,现有的光伏充电机整体体型较为庞大,便携使用性和使用便捷便利性差,不利于该光伏充电机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自动伸缩收纳光伏充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难以长时间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光伏充电机整体体型较为庞大,便携使用性和使用便捷便利性差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多级自动伸缩收纳光伏充电机,包括倾斜设置呈矩形结构的主光伏板、分别开设于该主光伏板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容纳槽、安设于该主光伏板左侧并活动插入于主光伏板左侧壁容纳槽内的左光伏板、安设于该主光伏板右侧并活动插入于主光伏板右侧壁容纳槽内的右光伏板、倾斜固连于该主光伏板底端中部呈“H”型结构的支架、横向固定于支架底端呈矩形结构的底板、固连在底板顶端的正反转电机、连接于该主光伏板正面并用于推动左光伏板向左侧延伸的第一推动机构、以及连接于主光伏板背部并用于推动右光伏板向右侧延伸的第二推动机构;所述主光伏板的正面中部分别贯穿连接有主轴和副轴,主轴位于副轴的右侧;主轴的后端延伸出主光伏板背部位置固定有主动齿轮,主轴的前端延伸出主光伏板正面位置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相连,副轴的后端延伸出主光伏板背部位置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相接的副动齿轮。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由横向活动设置于主光伏板正下方的第一下齿条、横向活动设置于主光伏板正上方且与第一下齿条相互平齐的第一上齿条、分别依次连接于主光伏板正面并位于第一下齿条与第一上齿条之间的第一左齿轮和第一中齿轮及第一右齿轮、分别横向固定于第一上齿条顶端与第一下齿条底端呈矩形结构的第一定位板、分别位于第一上齿条顶端与第一下齿条底端并间隔固定在主光伏板正面的第一导柱、以及开设于第一定位板左侧壁呈倒“U”形状且在第一导柱外表面横向滑动的第一滑孔构成,第一上齿条与第一下齿条的左侧背部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光伏板的正面左侧。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由横向活动设置于主光伏板背部上方的第二上齿条、横向活动设置于主光伏板背部下方并与第二上齿条相互平齐的第二下齿条、分别连接于主光伏板背部左右两侧并位于第二上齿条与第二下齿条之间的第二左齿轮和第二右齿轮、分别横向固定于第二上齿条顶端与第二下齿条底端呈矩形结构的第二定位板、分别位于第二上齿条顶端与第二下齿条底端并间隔固定在主光伏板背部的第二导柱、以及开设于第二定位板右侧壁呈倒“U”形状且在第二导柱外表面横向滑动的第二滑孔构成,第二上齿条与第二下齿条的右侧正面均通过另一螺钉固定在右光伏板的背部右侧。
所述第一上齿条的底端与第一下齿条的顶端均间隔安设有齿牙,第一上齿条与第一下齿条的齿牙相互镜像设置,第一左齿轮与第一中齿轮均位于副轴的左侧,第一右齿轮位于主轴的右侧,第一左齿轮、第一中齿轮、第一右齿轮的齿牙均与第一上齿条及第一下齿条的齿牙相啮合,第一中齿轮的正面与主轴的前端通过皮带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上齿条的底端与第二下齿条的顶端均间隔安设有齿牙,第二上齿条与第二下齿条的齿牙相互镜像设置,第二左齿轮、第二右齿轮的齿牙均与第二上齿条及第二下齿条的齿牙相啮合,第二左齿轮位于副轴的左侧,第二右齿轮位于主轴的右侧,第二左齿轮的正面通过皮带与副轴的后端传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智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智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5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