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73930.0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结;钱淼;向忠;王景汉;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燃烧 本实用新型 盖板 均布 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 导流器组件 换热组件 绝热板 焊接 印染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 催化燃烧性能 催化转化效率 催化剂表面 催化剂负载 传热单元 传热性能 从上而下 催化剂层 反应效率 废气处理 活性单元 热管阵列 热定型 小流量 吹入 可用 催化剂 概率 | ||
1.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催化燃烧组件,绝热板(4),导流器组件(5),换热组件;其中所述的导流器组件(5)从上而下依次与盖板(1)、催化燃烧组件、绝热板(4)、换热组件焊接相连;所述的盖板(1)与催化燃烧组件也通过焊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燃烧组件包括底板(9)、与底板(9)其中两条相对边分别垂直焊接相连的第一侧板(8);所述的底板(9)上非均布焊接排列有催化剂载体(10),所述的催化剂载体(10)上涂覆有挥发性有机物燃烧催化剂;所述的催化燃烧组件由结构相同的第一催化燃烧组件(2)和第二催化燃烧组件(3)组成;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组件(2)的第一侧板(8)的顶部与盖板(1)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催化燃烧组件(3)的第一侧板(8)的顶部与第一催化燃烧组件(2)的底板(9)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组件(2)、第二催化燃烧组件(3)分别与导流器组件(5)通过焊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燃烧组件中底板(9)为上表面焊接催化燃烧反应载体阵列结构的矩形薄板,且所述的催化燃烧反应载体呈非均布方式排布,所述的催化燃烧反应载体结构为圆柱体;所述的第一催化燃烧组件(2)、第二催化燃烧组件(3)均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热板(4)为中部开正方形槽孔(12)的矩形板(11),所述的矩形板(11)与导流器组件(5)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催化燃烧组件(3)的底板(9)下表面与绝热板(4)的矩形板(11)上表面焊接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热板(4)采用不锈钢板件且表面镀有陶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器组件(5)包括中空矩形板(13);所述的中空矩形板(13)包括第三侧板(15),与第三侧板(15)两侧边分别焊接相连的第二侧板(16),与第二侧板(16)焊接相连的有顶板(17)和第一侧板(8);所述的第三侧板(15)、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6)和顶板(17)围成中空矩形板(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器组件(5)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壳体和中间板(18),所述的中间板(18)上焊接有传热热管(19),所述的传热热管(19)的蒸发端在中间板(18)上表面;所述的传热热管(19)的冷凝端在中间板(18)下表面;且所述的中间板(18)上的传热热管(19)非均布排列在中间板(18)上;所述的换热组件由结构相同的第一换热组件(6)和第二换热组件(7)组成;所述换热壳体包括换热底板(20)、与换热底板(20)四周边垂直焊接相连的4块侧板(21);所述的侧板(21)上开设有对流孔(22);所述的中间板(18)与侧板(21)通过相螺栓相连,且保证螺纹中心与中间板(18)侧面垂直;所述的4块侧板(21)顶部与绝热板(4)焊接相连;所述的换热壳体与导流器组件(5)焊接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及非均布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组件除传热热管(19)用铜热管外,其它均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3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多级处理的RCO蓄热式气氧化燃烧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