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前样品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2954.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雷锐铭;喻红;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套 操作杆 取样体 杆状 轴向垂直 取样 本实用新型 紧固螺孔 取样装置 炉液 盲孔 轴向 产品质量控制 方向延伸 固定设置 紧固螺钉 取样过程 中心轴线 吸气 裸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炉前样品取样装置,包括:一操作杆;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上的卡套,所述卡套的轴向与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垂直,在所述卡套上开设有一紧固螺孔;一杆状取样体,所述杆状取样体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卡套内,其另一端沿所述卡套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卡套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杆状取样体远离所述卡套的一端上开设有一取样盲孔,所述取样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杆状取样体的轴向垂直且大致与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垂直;以及一旋设在所述卡套的紧固螺孔内的的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在取样过程中炉液裸露时间和炉液吸气的几率,降低了取样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前样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合金冶炼铸造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炉前取样方式进行成分检测是跟踪炉液成分变化的主要手段,也是对炉液中合金成分进行调整来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炉前取样方法通常是采用石墨坩埚,这种方法在取样时需要操作人员扒开炉液上的覆盖材料,再将取样坩埚伸入炉液中,舀取炉液倒入专用的式样杯内,冷却后脱模送检。但是,这种取样方法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取样时,要扒开炉液上的覆盖材料,增大了炉液吸气的几率,容易导致产品的质量降低;2、需要准备专用的火钳、石墨坩埚和试样杯,大大增加了取样成本;3、不易脱模,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4、在倒入专用的试样杯过程中,炉液内一些成分容易烧损,造成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偏差失准,例如:在生产TP2产品时,采用传统的炉前取样方法取样,炉前样品P含量测试结果与同炉铸造出的成品P含量测试结果相差30ppm~78ppm,这样不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及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在取样过程中炉液裸露时间、减少炉液吸气的几率、降低取样成本及操作工劳动强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的炉前样品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炉前样品取样装置,包括:
一操作杆;
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上的卡套,所述卡套的轴向与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垂直,在所述卡套上开设有一紧固螺孔;
一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杆状取样体,所述杆状取样体的一端延伸入所述卡套内,其另一端沿所述卡套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卡套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杆状取样体远离所述卡套的一端上开设有一取样盲孔,所述取样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杆状取样体的轴向垂直且大致与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垂直;以及
一旋设在所述卡套的紧固螺孔内的用于将所述杆状取样体进行固定的紧固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耐火材料为石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盲孔呈圆锥状或直孔状。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取样过程中不需要扒开炉液上的覆盖材料,减少了在取样过程中炉液裸露时间和炉液吸气的几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专用的火钳、石墨坩埚和试样杯,大大降低了取样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取样后容易脱模,有效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取样可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经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炉进行取样的前样品P含量测试结果与同炉铸造出的成品P含量测试结果相差≤3ppm,这样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2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