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1040.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华;吴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吊基础 索塔 承台 预应力钢筋 本实用新型 波纹管 粘结预应力 混凝土 粘结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 连接为一体 施工成本低 施工工程量 并列排布 承台基础 间隔设置 空间限制 水平穿过 一体浇筑 组水平 塔吊 伸入 受力 悬挑 预埋 承载 灵活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本实用新型包括设计为永久性既有结构的索塔承台,与索塔承台一体浇筑而成的塔吊基础,以及连接塔吊基础与索塔承台的预应力钢筋层;预应力钢筋层位于塔吊基础的上半段内部,包括一组水平并列排布、间隔设置的预应力钢筋;索塔承台和塔吊基础内预埋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一端位于塔吊基础的外侧立面上,另一端水平穿过塔吊基础后伸入索塔承台内,波纹管内设有预应力钢筋。本实用新型利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将悬挑塔吊基础与索塔承台基础连接为一体共同受力,利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承载塔吊的载荷,应用灵活,受空间限制较小,施工工程量小,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基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简称塔吊)是我国建筑行业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塔吊需要安装在塔吊基础上才能工作, 塔吊基础需要具有足够的抗倾覆能力、 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塔吊的正常工作。
在悬索桥或斜拉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塔吊基础顶部平面的设置位置受索塔承台与地表标高的高度差影响;由于上方的塔吊标准节需要穿透预应力混凝土主梁,连接构件需要避开主梁内的预应力筋,因此塔吊基础的平面设置位置还受主梁中的预应力筋的布置情况的影响;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塔吊基础设置位置和设置高度的空间限制较多,设计难度较大,施工便捷性差;为了确保塔吊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迫于各种限制,加大加高塔吊基础的占地面积和高度,进行很多过量但不得不做的基础施工;不仅施工过程繁复,施工周期长,而且施工成本高,完成的塔吊基础混凝土结构拆卸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环境污染严重,同时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将塔吊基础与索塔承台连接为一体的受力基础,利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承载塔吊的载荷,应用灵活,受空间限制较小,施工工程量小,施工成本低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桥梁施工中,塔吊基础顶面的位置设置受到的空间限制较多,塔吊基础的设计难度较大,施工便捷性差,往往会进行很多过量但不得不做的基础施工;不仅施工过程繁复,施工周期长,而且施工成本高,完成的塔吊基础混凝土结构拆卸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环境污染严重,同时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包括设计为永久性既有结构的索塔承台,与索塔承台一体浇筑而成的塔吊基础,以及连接塔吊基础与索塔承台的预应力钢筋层;
索塔承台和塔吊基础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吊基础的顶面与索塔承台的顶面平齐设置,预应力钢筋层位于塔吊基础的上半段内部,包括一组水平并列排布、间隔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索塔承台和塔吊基础内预埋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一端位于塔吊基础的外侧立面上,另一端水平穿过塔吊基础后伸入索塔承台内,波纹管内设有预应力钢筋,波纹管与预应力钢筋之间填充水泥浆;
预应力钢筋位于塔吊基础的外侧立面的一端为张拉端,张拉端通过张拉端锚具与塔吊基础固定连接,预应力钢筋另一端的固定端水平穿过波纹管后继续向索塔承台内延伸,通过固定端锚具与索塔承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进一步的,所述塔吊基础位于索塔承台一侧悬挑设置,塔吊基础的顶面与索塔承台的顶面平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层与塔吊基础上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0mm。
本实用新型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进一步的,所述位于两侧边沿的预应力钢筋与塔吊基础的侧立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1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管柱脚调平装置
- 下一篇:既有结构基础底板上增补抗拔圆形钢管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