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0200.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陶大军;贺汝臣;韩继超;张旭;邱淑峰;周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齿 转子 转子轭部 通风孔 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 对称矩形槽 相交处 外置 永磁 本实用新型 磁力线走向 电机本体 电机结构 技术要点 径向直线 散热效果 铁心损耗 转矩脉动 转子齿部 转子结构 径向力 永磁体 磁通 减小 转矩 电机 削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定、转子结构的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永磁体、绕组、通风孔;所述的永磁体贴至转子齿顶端,所述的转子采用外置转子并在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所述通风孔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其技术要点在于:永磁体贴至转子齿顶端,优点在于磁通密度增强,平均转矩增大,提高电机性能,转子采用外置转子,以转子齿中心所在径向直线为轴,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其优点在于改变转子齿两侧磁力线走向,减小径向力,削弱转矩脉动,通风孔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其优点在于减少了转子的铁心损耗,加强转子齿部和转子轭部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开关磁阻电机为定、转子双凸极式磁极结构,定子凸极上嵌绕集中绕组线圈,转子上不存在永磁体、绕组等励磁装置,结构简单。
由于开关磁阻电机特殊的定、转子双凸极结构,在电机实际工作中,定子齿、转子齿叠加产生磁通引起电流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产生较大的转矩脉动,使电机存在振动和噪声大的缺点,影响了开关磁阻电机在一些场所的应用。近年来开关磁阻电机在起重冶金行业中被逐渐重视,电机运行性能的提升也成为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以解决现有开关磁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散热、振动严重以及提高电机性能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永磁体、绕组、通风孔;所述的永磁体贴至转子齿顶端,所述的转子采用外置转子并在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所述通风孔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子采用外置转子并以转子齿中心所在径向直线为轴,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风孔是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的6个“T”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永磁电机获得良好的运行特性,永磁体贴至转子齿顶端,优点在于磁通密度增强,平均转矩增大,提高电机性能;转子采用外置转子,以转子齿中心所在径向直线为轴,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其优点在于改变转子齿两侧磁力线走向,减小径向力,削弱转矩脉动;通风孔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其优点在于减少了转子的铁心损耗,加强转子齿部和转子轭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子,2、转子,3、“T”形通风孔,4、永磁体,5、绕组,6、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说明书附图1,一种新型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永磁体、绕组、通风孔;所述的永磁体贴至转子齿顶端,所述的转子采用外置转子并在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所述通风孔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
所述的转子采用外置转子并以转子齿中心所在径向直线为轴,转子齿两侧开对称矩形槽。
所述的通风孔是位于转子齿末端与转子轭部相交处的6个“T”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0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转子、电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内置式永磁转子结构及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