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9118.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1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傅静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静远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97/11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旋转连接轴 钓鱼 渔网 本实用新型 支撑限位板 主体工作台 旋转主轴 一端连接 插入槽 驱动电机组件 捕捉 触碰感应器 内部设置 神经放松 旋转连接 有效解决 手动轴 准确率 吊具 紧绷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包括主体工作台,主体工作台的顶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撑限位板,支撑限位板之间连接有旋转连接轴,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的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组件,旋转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连接端,旋转连接轴的上分别套接有鱼竿轴和手动轴,鱼竿轴的内部设置有鱼竿插入槽,鱼竿插入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触碰感应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鱼竿吊具的使用问题,该鱼竿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看守,可以使人们钓鱼时的紧绷的神经放松,当鱼儿咬勾时可自动进行扑网进行捕捉,捕捉到的面积大,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软调杆起鱼的手感非常好,拉起来会比较有手感,而硬调杆起鱼速度比较快,适合钓比较大的鱼,切实选择竿的调性,对于充分发挥钓竿的性能和适宜于垂钓有针对性的鱼类和施钓方法十分重要,不同调性的钓竿有其不同的特性和各自的长处和不足。
在现有的鱼竿吊具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鱼竿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用鱼竿钓鱼时人的精神需要非常集中,非需要时刻注意鱼儿是否咬勾,同时在收线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导致鱼儿逃走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鱼竿吊具的使用问题,该鱼竿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看守,可以使人们钓鱼时的紧绷的神经放松,当鱼儿咬勾时可自动进行扑网进行捕捉,捕捉到的面积大,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包括主体工作台,所述主体工作台的顶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撑限位板,所述支撑限位板之间连接有旋转连接轴,所述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主轴,所述旋转主轴的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旋转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连接端,所述旋转连接轴的上分别套接有鱼竿轴和手动轴,所述鱼竿轴的内部设置有鱼竿插入槽,所述鱼竿插入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感应器的底端连接有无线连接器,所述旋转连接端的一侧安装有气动渔网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连接端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旋转连接端的底端设置有驱动控制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组件与旋转连接轴通过旋转主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控制柜与触碰感应器通过无线连接器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工作台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扑渔网的钓鱼鱼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鱼竿吊具的使用问题,该鱼竿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看守,可以使人们钓鱼时的紧绷的神经放松,当鱼儿咬勾时可自动进行扑网进行捕捉,捕捉到的面积大,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静远,未经傅静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9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