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4706.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语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冀威太阳能采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进水管 速热 电磁加热线圈 本实用新型 变频电磁 加热管道 采暖炉 出水管 加热 直接加热 连续S形 壳体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使得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在直接加热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的同时,还对临近的进水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四水平加热管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达到速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采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
背景技术
电磁采暖炉,一般包括加热管道,在加热管道的外侧缠绕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通常连接有变频器,而变频器连接有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变频器,进而使得电磁感应线圈以不同的功率对加热管道中的水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管道一般为直线型的,在加热管道上缠绕一组或者间隔的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但是此种方式会导致一部分热量向外部散失,虽然一般外侧包裹有保温结构,但是能量的损耗也比较大,所以如何提高电磁感应线圈能量的利用率,并且更快的实现加热过程,成为了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速热型变频电磁采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由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连续S形加热管组成;
所述进水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出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所述连续S形加热管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右弧形管、第一水平加热管、第一左弧形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二右弧形管、第三水平加热管、第二左弧形管以及第四水平加热管,所述第一右弧形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热管通过第三右弧形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所述进水管与第一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二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与第四水平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第四间隙;
所述第一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中;
所述第三水平加热管上缠绕设置有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三间隙与第四间隙中。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L形分隔板,L形分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加热腔与设备腔,所述加热管道设置在加热腔中。
进一步,所述L形分隔板上在朝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使得第一电磁加热线圈、第二电磁加热线圈在直接加热第一水平加热管与第三水平加热管的同时,还对临近的进水管、第二水平加热管、第四水平加热管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达到速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冀威太阳能采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冀威太阳能采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4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 下一篇:多向调节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