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5700.1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卢沛松;胡俊华;彭宪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筋 后板 前板 电池模组 螺纹孔 侧板 储能装置 相对设置 壳体 上盖 侧板连接 垂直设置 卡接配合 模组支架 限位配合 螺钉 盒形 卡槽 内壁 下盖 限位 装配 加工 | ||
一种储能装置,其包括成盒形的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壳体,壳体包括下盖、上盖、相对设置在两侧的两个侧板,以及相对设置在其余两侧的前板和后板,两个侧板分别与前板和后板垂直设置,在下盖和上盖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电池模组的模组支架限位配合的限位筋,在限位筋的一侧开设有与侧板卡接配合的卡槽,在限位筋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前板和后板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螺纹孔连接,通过限位筋对电池模组限位的同时,在限位筋一侧开设的卡槽可以与侧板连接,在卡槽两端开设的第一螺纹孔又可以与前板和后板连接,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和便于装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装置由于模块化设计和独立成储能单元的需求,需增加壳体设计。但是,现有储能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壳体不仅结构强度差,无法对电池模组形成有效保护,而且零件多,装配难度大;
2、由于电池模组的自重较大,容易挤压壳体的底部产生变形,不便于搬运和储存;
3、电芯串并联结构多样化,导致电池模组的尺寸变化大,壳体无法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模组;
4、在电池模组独立成储能单元时,导致电池模组的散热性差;
5、在电池模组独立对外通信和供电时需要兼顾体积和绝缘,导致壳体上的接口数量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储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装置,其包括成盒形的用于放置电池模组5的壳体,壳体包括下盖1、上盖2、相对设置在两侧的两个侧板6,以及相对设置在其余两侧的前板 3和后板4,两个侧板6分别与前板3和后板4垂直设置,在下盖1和上盖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电池模组5的模组支架51限位配合的限位筋7,在限位筋7 的一侧开设有与侧板6卡接配合的卡槽71,在限位筋7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2,前板3和后板4通过第一螺钉73与第一螺纹孔72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组支架51的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750,在前板3和/或后板 4上设有与第二螺纹孔750连接的第二螺钉75。
优选的,所述前板3和后板4的一端设有通风孔76,前板3和/或后板4的内壁上设有与通风孔76配合的风扇761,前板3的另一端设有避让孔32,避让孔32内设有电极接口和通信接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筋7包括分别设置在下盖1两端边缘的第一限位筋7a,以及设置在下盖1两端的第一限位筋7a内侧的第二限位筋7b,第一限位筋7a 和第二限位筋7b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孔72,在第一限位筋7a上设有与侧板 6卡接配合的卡槽71,第二限位筋7b的一侧与模组支架51限位配合,在模组支架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成L型且分别伸到下盖1和上盖2上限位筋7另一侧限位配合的框架限位勾563,在限位筋7的侧面上设有与框架限位勾563卡接配合的框架限位槽564。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侧板6与上盖2一体成型,两个侧板6的顶端分别与上盖2的两端连接组成倒扣在电池模组5顶侧的U型结构,下盖1和上盖2内的限位筋7均与侧板6平行设置,两个侧板6的底端内侧分别设有相向延伸与下盖1上限位筋7卡接配合的凸缘61,下盖1和上盖2上的限位筋7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前板3和后板4连接的第一螺纹孔72。
优选的,所述前板3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机柜抽屉的安装孔33。
优选的,所述前板3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多个成U型的支架34,支架34的两端分别与前板3连接,支架34的中部分别与下盖1和上盖2内侧的内壁配合,在框架盖板54的侧面设有与支架34配合的支架限位孔,多个支架 34之间形成容纳线路板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5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