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4138.0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黎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钢管 钢管校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辊轮机构 传送 定位部 直线度 输入端连接 同一水平面 规格钢管 辊轮轴承 滑动连接 结构设置 驱动电机 上下对称 转轴轴承 控制辊 辊轮 支撑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校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辊轮机构、钢管传送结构和钢管夹顶机构;所述辊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若干个辊轮;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轴承连接在箱体内且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辊轮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钢管传送结构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钢管滑动连接在钢管传送结构上;所述钢管夹顶机构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定位部和支撑部;所述定位部和支撑部上下对称设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管校直装置能够提高钢管直线度,便于控制辊轮对不同规格钢管直线度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钢管在加工过程中,校直是钢材生产中的重要步骤,用于将热处理或者其他工艺中产生的不平整材料进行校直,钢管弯直对于产品质量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所以如何提高无缝钢管的直线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钢管校直机一般采用统一直径的钢管校直通道和两侧辊轮进行压直,由于不同批次生产的钢管直径不同,有的凭借肉眼难以辨别,因此钢管在校直时无法保证辊轮的夹紧程度,造成校直精度低,直线度测量不合格还需要再次加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钢管夹顶机构的固定保证辊轮的夹紧程度,防止辊轮偏移导致直线度加工不合格的钢管校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校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钢管传送结构,还设有辊轮机构和钢管夹顶机构;所述辊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若干个辊轮、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并轴承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辊轮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所述钢管传送结构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钢管夹顶机构的夹顶端设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且夹顶端的间距可调节,所述钢管夹顶机构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轴承连接在箱体内且平行,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辊轮轴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辊轮中心轴线处于同一平面,辊轮随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对钢管表面滚压力度更均匀,从而钢管直线度精度更高;通过钢管传送结构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钢管滑动连接在钢管传送结构上,钢管随两侧辊轮自转而转动,对钢管周向上进行打磨,能够减小钢管表面粗糙度;通过可上、下调节的定位部和支撑部,将钢管固定在两侧辊轮之间,增加辊轮对钢管的夹紧强度,提高钢管校直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钢管校直装置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钢管校直装置后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钢管校直装置钢管夹顶机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钢管校直装置转轴定位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辊轮4、第二辊轮5、第三辊轮6、钢管7、定位部8、支撑部9、进管口10、出管口11、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3、第一联动杆14、第二联动杆15、传动齿轮16、转动轴17、定位手柄18、第三转轴19、双头反向丝杆20、第一斜齿轮21、第二斜齿轮22、第一蜗轮23、第二蜗轮24、第一丝杆25、第二丝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黎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黎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4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