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智能监控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3461.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媛媛;张志亮;杨荣霞;李爱民;熊斌;吴国玥;袁超;陈承志;张勇;郑重坚;罗福泉;陈畅;吴彦伟;王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模块 电力工程 环境状态 监测模块 人员作业 终端管理模块 蜂鸣报警器 录像模块 识别装置 智能监控 报警 矩阵形式布置 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 报警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 红色指示灯 操作环境 工人身体 监测数据 监测装置 可穿戴式 人身安全 实时监测 作业环境 传感器 手表 电厂 闪烁 健康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智能监控识别装置,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终端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监测模块、录像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的录像模块以矩阵形式布置于电厂固定位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监测模块包括7种传感器,并与报警模块连接,报警模块设置成可穿戴式手表,并设置有报警指示灯和蜂鸣报警器,当监测模块的监测数据超过设置的报警阈值,红色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报警器开始报警。本实新型的主要用途是对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定作业环境是否安全,符合规定的操作环境,以确保现场工人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智能监控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益加速。但城市建设的加速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更短的施工周期对工人的身体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工程现场的温度、空气中粉尘含量、噪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相关有害物质和气体都可能对工人的身体状况造成极大的危害。良好的施工环境不仅能够保证工人的健康,也有益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温度、噪声和粉尘含量也可能影响施工时精密仪器的使用。因此,对电力工程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而现有技术中没有同时对温度、扬尘、噪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相关环境参数同时进行监测的装置,虽然存在部分工程现场视频监测装置,但并不能做到环境主要参数的全面监测。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467010.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现场的数据监控装置。该电力工程现场的数据监控装置包括:摄像设备,设置在电力工程现场的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对电力工程现场执行摄像,得到视频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视频数据传至终端,终端可根据视频数据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监控设备,设置在电力工程现场的第二预设位置,可根据控制数据控制电力工程现场。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促进电力工程的进度的效果。但该实用新型安装繁琐,设备复杂,同时并没有对电力工程现场的温度、噪声、扬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相关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不能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较好的实时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智能监控识别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效果良好,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实时监测电力施工现场的温度、扬尘、噪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相关环境参数,保证了工人能够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环境状态智能监控识别装置,包括终端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监测模块、录像模块、报警模块;所述的录像模块设置在电厂指定位置,以矩阵形式布置于电厂固定位置,对电力工程现场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监测,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的监测模块包括传感器1、传感器2、传感器3、传感器4、传感器5、传感器6和传感器7,设置在监测箱内固定安装在电厂指定位置,并通过无限通讯模块向终端管理模块实时传输数据,同时所述的监测模块与报警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中设置有报警阈值;所述的报警模块与终端管理模块连接受终端管理模块管理。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1为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2为噪声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3为扬尘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4为一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5为二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6为二氧化硫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7为二氧化氮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3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