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2511.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华;彭宪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电池 连接机构 极耳 正极 储能装置 负极连接 模组支架 输入端连接 紧凑结构 爬电距离 相反设置 负极 散热性 坚固 | ||
1.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模组支架(51)以及固定在模组支架(51)内的多个储能电池(52),其特征在于:每个储能电池(52)两端的极耳(521)分别与储能电池(5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相邻的两个储能电池(52)正极到负极的方向均相反设置,多个储能电池(52)同一端的极耳(521)交替与各自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多个储能电池(52)一端的极耳(52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81)连接,多个储能电池(52)另一端的极耳(521)通过第二连接机构(82)连接,第二连接机构(82)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81)和第二连接机构(82)均包括多个成框形且并排连接的连接母排(84),连接母排(84)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接触臂(841)以及连接在两个接触臂(841)两端之间的两个固定臂(842),两个接触臂(841)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储能电池(52)的极耳(521)连接,在两个接触臂(841)之间形成避让极耳(521)的母排散热孔(8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82)最首端的连接母排(84)为正极母排(85),最末端的连接母排(84)为负极母排(86),正极母排(85)通过正极连接杆(851)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负极母排(86)通过负极连接杆(861)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负极连接杆(861)的一端与负极母排(86)连接,负极连接杆(861)的另一端从多个连接母排(84)的一侧伸到正极连接杆(851)的一侧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51)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机构(81)和第二连接机构(82)连接的母排支架(83),母排支架(83)成U型,母排支架(83)包括支架底板(831)以及相对设置在支架底板(831)两侧的两个支架侧板(832),所述的连接母排(84)设置在两个支架侧板(832)之间并且与支架底板(831)连接,所述的负极连接杆(861)与支架侧板(832)的外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母排(86)上设有与负极连接杆(861)连接的负极连接臂(862),在支架侧板(832)上设有避让负极连接臂(862)的支架避让口(863),负极连接杆(861)的一端伸到支架避让口(863)的一侧与负极连接臂(862)连接,负极连接杆(861)的另一端设有从支架侧板(832)侧边向正极母排(85)延伸的负极延伸杆(864),负极连接杆(861)设置在支架侧板(832)远离支架底板(831)的一侧,负极延伸杆(864)的一端与负极连接杆(861)垂直连接,负极延伸杆(864)的另一端与成L型的负极避让杆(865)连接,负极避让杆(865)的一端与负极连接杆(861)平行设置用于避让连接母排(84),负极避让杆(865)的另一端向支架底板(831)的一侧延伸并通过负极接触杆(866)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排(85)的侧边设有向母排支架(83)外侧延伸的正极连接杆(851),正极连接杆(851)的一端与正极母排(85)连接,正极连接杆(851)的另一端与正极避让臂(853)的一端垂直连接,正极避让臂(853)的另一端通过正极接触臂(854)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正极接触臂(854)与正极连接杆(851)平行设置,正极避让臂(853)垂直连接在正极接触臂(854)与正极接触臂(8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842)上设有固定孔(844),在母排支架(83)上设有穿过固定孔(844)配合的凸点结构(845),凸点结构(845)的长度大于固定孔(844)的深度,凸点结构(845)能够加热熔化在固定孔(844)内与固定孔(84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25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