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式流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0228.2 | 申请日: | 201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6 | 分类号: | G01F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筒形外壳 中空 内柱 偏心轮 流动开关 磁簧开关 叶片式 侧壁 底端 支管 转轴 底部开口 设计选型 叶片连接 轴线方向 滑动 精准度 开口端 内连接 气压式 磁铁 内壁 套在 外壁 叶片 延伸 | ||
一种叶片式流动开关,包括筒形外壳,筒形外壳内装有中空内柱、套筒、叶片和偏心轮;筒形外壳的底部开口;所述中空内柱内连接有磁簧开关;套筒套在中空内柱外,且套筒沿中空内柱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套筒的上部连接于筒形外壳的顶部;套筒上装有与磁簧开关对应的磁铁;中空内柱的底端连接有转轴,偏心轮连接在转轴上,叶片连接在偏心轮上;套筒的开口端抵在偏心轮的外壁上,其特征是所述套筒的侧壁开有缺口,缺口自套筒的底端延伸到套筒的顶端;所述中空内柱通过侧壁上的支管连接于筒形外壳内壁;支管在缺口内;在套筒与筒形外壳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气压式调节机构。本流动开关适于现场液体的特性,较为便捷,对使用者的设计选型的精准度要求不苛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叶片式流动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测量管道内流动液体的液位时候,可以采用叶片式流动开关,其原理是,把叶片伸入到管道中,由液体流动力量带动叶片偏转,从而触发开关,再由外部电路等监测开关的信号,从而得知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情况。而带动叶片偏转受液位、流速、流体密度等因素影响,所以在选用流动开关时候,需要对应于场景进行较为精准度计算,再来选择特定指标的开关。在现场安装时候,需要完全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测试是否适当,如果不适当,则需要把流动开关拆下后,更换或调整。实际施工时候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叶片式流动开关,包括筒形外壳,筒形外壳内装有中空内柱、套筒、叶片和偏心轮;筒形外壳的底部开口,在开口端的侧壁上开有用于连接被测管道的螺纹;
所述中空内柱内连接有磁簧开关;套筒套在中空内柱外,且套筒沿中空内柱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套筒的上部连接于筒形外壳的顶部;套筒上装有与磁簧开关对应的磁铁;
中空内柱的底端连接有转轴,偏心轮连接在转轴上,叶片连接在偏心轮上;转轴的轴线在叶片表面所在平面上;套筒的开口端抵在偏心轮的的外壁上,其特征是所述套筒的侧壁开有缺口,缺口自套筒的底端延伸到套筒的顶端;所述中空内柱通过侧壁上的支管连接于筒形外壳内壁;支管在缺口内(磁簧开关的接线可从支管内穿到中空主体外,进而穿出筒形外壳)。
在套筒与筒形外壳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
该调节机构包括腔体、弹性气囊、滑板、弹簧、挡板、连接板和充气装置;挡板上开有通孔,挡板连接在筒形外壳内,且平行于筒形外壳的顶面,挡板与筒形外壳的顶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腔体;
弹性气囊连接在滑板与腔体顶面之间,滑板的底面连接弹簧一端,连接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套筒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
在腔体的壁上开有气管穿孔,气管在气管穿孔内,弹性气囊通过气管连接充气装置;在气管上连接有泄压阀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对弹性气囊充气来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调整弹簧在腔体内地原始势能。当偏心轮随叶片转动,把套筒向上推,进而压缩弹簧,此时弹簧原始势能与套筒向上位移(使磁铁和磁簧开关耦合)所受推力相关,而这一推力是与叶片受液体作用力相关。调整螺栓的进退则可以适配于液体与叶片之间的关系。
所述充气装置是充气球囊。
充气球囊是在被测液体容器的外部,可以由气管连接,例如自敞开式容器的顶端伸出容器,在密闭式容器上开专用通孔伸出容器。
充气球囊可以是医用充气球囊,例如用于血压计上的医用充气球囊,这种球囊带有一对单向阀,而且还附有泄压阀和指针压力表。
由于对中空导管内的气压属于微调,手捏式球囊即可满足要求。
进一步,所述筒形外壳侧壁上的螺纹在筒形外壳的外壁表面;在通孔外壳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棱;环形凸棱的位置在螺纹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0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