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6601.7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园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园众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2;H01M4/505;H01M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电解质 正极 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 固体电解质材料 专用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负极 基化合物 固体电解质界面 本实用新型 固态电解质 固态锂电池 全固态电池 倍率性能 电池单体 结构匹配 界面电阻 界面阻抗 循环寿命 比容量 充放电 副反应 金属锂 可逆性 相容性 离子 传输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正极材料为LiMn2O4基化合物材料,负极材料为金属锂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为LiHf2(PO4)3基化合物。采用固体电解质,形成全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正极材料可以使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等大幅提高,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较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固体电解质材料与正极材料同为NASICON结构,使得固体电解质和正极的结构匹配度提高,极大的降低了界面电阻。固体电解质与正极和负极材料界面基本不存在固态电解质分解的副反应,正极/固体电解质以及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相容性较佳,界面阻抗较低,有利于离子的传输,使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等等,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主旋律,一方面是全球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更长的续航、更安全,直接关乎用户的通勤需求,才让新能源汽车来到我们身边,将来还会取代传统燃油车,与大家的日常出行密不可分。于是就有了人们所说的:“新能源车的发展,就是电池技术的发展。”传统锂离子电池需要采用隔膜和电解液,根据电池的电极材料特性,在大电流下工作可能出现锂枝晶,从而刺破隔膜导致短路,损坏电池;电解液为有机液体,在高温下发生副反应、氧化分解、产生气体、发生燃烧的倾向都会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所述正极材料为LiMn2O4基化合物材料,所述负极材料为金属锂材料,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为LiHf2(PO4)3基化合物。
其中,所述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为上下层的叠片式结构。
其中,所述正极外表面设有正极集电体,所述正极集电体向外延伸出正极极耳;所述负极外表面设有负极集电体,所述负极集电体向外延伸出负极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形成全固态锂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高,而且其能力密度远超现在的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LiMn2O4基化合物材料,可以使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等大幅提高,负极材料采用金属锂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较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固体电解质材料为LiHf2(PO4)3基化合物,与正极材料同为NASICON结构,使得固体电解质和正极的结构匹配度提高,极大的降低了界面电阻,使得全固态锂电池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固体电解质与正极和负极材料界面基本不存在固态电解质分解的副反应,正极/固体电解质以及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相容性较佳,界面阻抗较低,有利于离子的传输,使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好,另外,能量密度高能满足大型电池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组装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界面阻抗图。
其中,1、正极;2、负极;3、固体电解质;4、铝箔;41、正极极耳;5、铜箔;51、负极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园众,未经沈园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6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