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1232.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B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针柄 血流量 红外线 动静脉内瘘 红外探测器 监测装置 穿刺针 上玻璃 下玻璃 套环 外周 发射 本实用新型 红外反射板 红外传感 活动连接 蜂鸣器 蝴蝶夹 条形孔 外螺纹 监测 反射 血流 蝴蝶 警报 切割 医护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包括蝴蝶夹和穿刺针柄,所述穿刺针柄的一端与蝴蝶夹固定连接,穿刺针柄的另一端开切割有斜面,穿刺针柄中间位置的顶部和底部开设的条形孔内分别覆盖有上玻璃和下玻璃,穿刺针柄位于上玻璃和下玻璃一旁的周面上固定有套环以及活动连接的监测装置,套环的外周面上分布有外螺纹。在使用时,首先固定监测装置在穿刺针柄的外周,然后启动红外探测器,发射红外线,利用红外反射板反射红外线,红外探测器重新接受红外线的信号,得到发射与接受的时间差值,当穿刺针柄中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发生异常,该差值会出现波动,连续三次发射接受差值异常,红外传感与蜂鸣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中,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广泛用于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一旦确定终末期肾脏病准备开始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90%以上患者行自体肢端动脉与浅表静脉吻合手术,造成静脉动脉化,待动静脉内瘘成熟后,每次透析使用内瘘穿刺针穿刺动脉端及静脉端,连接透析管路及透析器,进行常规每次4~5小时,每周2~3次的透析。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带有蝴蝶夹的动静脉内瘘针进行内瘘穿刺,穿刺头为金属针头,之后为医用PVC塑料。此穿刺针连接透析管路,方便快捷。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次性内瘘穿刺针仅靠蝴蝶夹上贴附胶布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一旦发生穿刺针脱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动脉端脱落后血液透析机可能短时间内感应血流量减少而报警,血泵同时停止转动,但静脉端脱落时血液透析机无法感应压力变化,血泵持续工作,继续以血流速200-300ml/min迅速流出体外,如未能短时间内迅速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内瘘针脱针事件的发生是严重的医疗事故,但其发生却并不罕见,临床上使用各种方法加强局部固定、改变透析机报警等,均收效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具有可轻松拆卸,使用方便,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且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包括蝴蝶夹和穿刺针柄,所述穿刺针柄的一端与蝴蝶夹固定连接,穿刺针柄的另一端开切割有斜面,穿刺针柄中间位置的顶部和底部开设的条形孔内分别覆盖有上玻璃和下玻璃,穿刺针柄位于上玻璃和下玻璃一旁的周面上固定有套环以及活动连接的监测装置,套环的外周面上分布有外螺纹;
所述监测装置由相互连接的前套筒和后套筒组成,后套筒的内圈上开设的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前套筒套在位于上玻璃和下玻璃外侧的穿刺针柄上,前套筒的外周面上固定有上座,所述上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槽孔A和槽孔B,上座的上表面镶嵌有显示屏和蜂鸣器,槽孔A内安装有隔板,槽孔B内安装有红外反射板,所述隔板的底面安装有红外探测器,隔板的顶面安装有电路板以及内置电池,所述红外探测器与上玻璃贴合,红外反射板与下玻璃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玻璃和下玻璃位于穿刺针柄剖面直径连线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头的红外光位于红外反射板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探测器、电路板、显示屏和蜂鸣器均与内置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柄为中空结构的针管,斜面位置的穿刺针柄还开设有背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具有血流量监测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蝴蝶夹将穿刺针柄进行便携式的固定,上玻璃和下玻璃的开设让红外光更好穿透穿刺针柄,对位于刺针柄内的血流量进行测定,后套筒的内圈上开设的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将监测装置固定在穿刺针柄上,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红外探测器发射头的红外光位于红外反射板垂直线上,让光线更好的经过红外反射板反射回红外探测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1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病人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可移动透析液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