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定量精准加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8953.8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颜加正;代长银;颜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鹏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检测电路 与门逻辑 加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污水处理 加药泵 输入端 传感器检测 电路检测 放大处理 搅拌器 输出端 污水池 滤波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定量精准加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泵、与门逻辑器、中控CPU及两个浓度检测电路,其中,一个浓度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与门逻辑器第一输入端,另一个浓度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与门逻辑器第二输入端,与门逻辑器输出端与中控CPU控制连接,加药泵与中控CPU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通过多个浓度检测电路对污水池内多个点进行检测,避免搅拌器搅拌不均导致系统误加过多药剂,从而导致污水处理质量受到影响,提高整个系统的准确性;浓度检测电路将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提高整个电路检测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定量精准加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在污水中加入药剂,使其与污水中国的污染物质产生反应,生成颗粒物,再通过物理方式将颗粒物去除。
污水处理加药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化学水处理加药设备,已在国内外的电力、公工、市政等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加药系统中搅拌器通常用于加药后确保污水和药剂充分混合,以确保后续是否还需补充加药量。
现有的加药装置会对污水浓度进行实时跟踪,以确定后续加药量,但现有的装置检测对污水内污染物质浓度检测过于单一,没考虑搅拌器是否搅拌均匀,导致药剂量过多加入污水中,影响污水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定量精准加药控制系统,通过多个浓度检测电路对污水池内进行检测,避免搅拌器搅拌不均导致的药剂量过多,导致污水处理质量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定量精准加药控制系统,包括加药泵、与门逻辑器、中控CPU及两个浓度检测电路,浓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运放器、第二运放器及第三运放器;
传感器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第一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公共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运放器输出端连接,第一运放器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一运放器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其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放器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第一运放器输出端还与第二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还依次通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电容与其输出端连接,第二运放器输出端与第三运放器同相输出端连接,第三运放器反相输出端外接阈值电压,第三运放器输出端作为浓度检测电路输出端;
其中,一个浓度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与门逻辑器第一输入端,另一个浓度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与门逻辑器第二输入端,与门逻辑器输出端与中控CPU控制连接,加药泵与中控CPU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浓度检测电路还包括光耦隔离器,光耦隔离器1脚与第二运放器输出端连接,光耦隔离器3脚外接5V电源,光耦隔离器4脚与第三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光耦隔离器2脚接地。
优选地,所述浓度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四电容一端与第二运放器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运放器同相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悬浮物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悬浮物传感器放置于污水池中,加药泵通过管路与污水池连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及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鹏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鹏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8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