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施工用边坡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7629.4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千鸿盛源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设置 导流渠 防护板 坡面 嵌入设置 底面 构架 本实用新型 边坡防护 储水池 嵌接 水渠 活动连接有 并列设置 内部固定 同时装置 整体使用 装置结构 左右两侧 通水管 水利 凹面 凸面 下沿 施工 贯穿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施工用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面和坡底面,坡面下沿一体化设置有坡底面,坡底面下方嵌入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内部固定连接有,坡面顶部嵌入设置有水渠,水渠内部贯穿设置有通水管,坡面嵌入设置有一侧连接构架,连接构架上方活动连接有防护板和导流渠,防护板和导流渠呈并列设置,防护板、导流渠底部均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凹面,连接构架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凸面,防护板、导流渠左右两侧均一体化设置有L面。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对水流的控制更加完善,同时装置整体使用更加灵活,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坡底进行水利工程时,需要对两侧山坡上的水流进行控制,防止水流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进而需要边坡防护结构,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研究边坡防护结构的期刊和文献,其中,一篇专利号为CN201620154463.8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在坡体上的多个锚墩和防护网等,使得该装置极大地提升了对边坡灾害的防护能力,但是这类设备在坡底进行对水防护的使用过程中,对水流的控制不够完善,坡面上方的水流积聚会对装置造成冲毁,而坡面上的水流会造成冲击而导致山体滑坡,坡底的水流会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同时装置整体使用不够灵活。因此,需要在现有的边坡防护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水利施工用边坡防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装置对对水流的控制不够完善,坡面上方的水流积聚会对装置造成冲毁,而坡面上的水流会造成冲击而导致山体滑坡,坡底的水流会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同时装置整体使用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用边坡防护结构,通过设置防护板、导流渠等部件,能够对水流的控制更加完善,同时装置整体使用更加灵活,对于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用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面和坡底面,所述坡面下沿一体化设置有坡底面,所述坡底面下方嵌入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坡面顶部嵌入设置有水渠,所述水渠内部贯穿设置有通水管,所述坡面嵌入设置有一侧连接构架,所述连接构架上方活动连接有防护板和导流渠,所述防护板和导流渠呈并列设置,所述防护板、导流渠底部均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凹面,所述连接构架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凸面,所述防护板、导流渠左右两侧均一体化设置有L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导流渠左右两侧的 L面互为反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嵌接凹面与嵌接凸面之间大小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水管一端设置在水渠底部,另一侧设置在导流渠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表面嵌入设置有倒置的“U”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有通水管一端设置在水渠底部,另一侧设置在导流渠表面,防护板表面嵌入设置有倒置的“U”形槽,“U”形槽两侧开口与导流渠呈贯通设置,在上述设置的共同作用下,坡面顶部的水先进入到水渠,然后再通过通水管导流进入到导流渠,同时,防护板上的“U”形槽也可以将水导流进入导流渠中,最后由导流渠将水全部导入储水池中,相比于现有设置,此设置既可以防止坡面上方的水流积聚对装置造成冲毁,还可以防止水流造成冲击而导致山体滑坡,同时将水积聚在储水池中,可防止水流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对水利施工现场防护更加完善,通过设有嵌接凹面与嵌接凸面之间大小契合,防护板、导流渠左右两侧的L面互为反向设置,防护板、导流渠左右两侧的L面相互契合,使得其之间的缝隙更小,同时嵌接凹面与嵌接凸面契合设置,也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更便于装配,灵活性更强,解决了现有装置对水流的防护不够完善以及装置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千鸿盛源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千鸿盛源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护岸
- 下一篇:一种水利建筑设施的分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