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6663.X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鹏;李军;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00;B01D46/3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47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车间粉尘 处理装置 水箱 滑杆 罩壳 本实用新型 固定支架 排风通道 盖板 排风管 除尘效果 集尘设备 生产车间 水平设有 通孔位置 位置处 上端 竖直 通孔 穿过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所述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水箱上设有若干孔;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除尘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生产车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粉尘,这种工业粉尘的散发会破坏车间空气环境,进而危害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损坏车间机器设备,若任意排放还会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对工业粉尘恰当的处理,有利于改善车间操作空气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随着环保的日益重视,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环保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913467U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间的粉尘处理装置。该实用新型包括处理箱、进气管和出气管,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腔,处理箱顶部设置有操作口,并在处理箱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操作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处理腔相通,操作口处设置有箱盖,进气管输出端和出气管输入端分别安装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并在进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进气管与集气箱连通,通过气泵将夹带粉尘的空气导入集气箱内,并通过一组分流弯管导入处理箱内,降低空气进入吸收液的速度,并可以减少吸收液倒流回进气管中,可以使空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以通过水泵将吸收液通过传输管抽出,并通过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颗粒对吸收液中吸附的杂质和粉尘进行阻隔和吸附,并将其阻隔在过滤装置内左下区域,并将其导入分流箱内,并通过一组喷头将吸收液喷出,对经过吸收液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吸收,可以提高吸收液对空气中夹带的粉尘的吸收效果,提高其使用效果。但是该装置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能同时处理多处工位的粉尘。
因此,对于现有技术,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车间粉尘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改善车间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
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
优选的,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顶部相连,另一端与水箱顶部相连;排风管与罩壳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为收缩管段、喉管段、扩散管段;喉管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空气流速,避免混合空气返流。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端面设有若干用以排出空气的孔,水箱上端面设有两层金属网,两层金属网间设有过滤棉;通过水箱净化后的空气经由水箱上的孔、双层金属网间的过滤棉然后排出,避免水箱内压力过大,造成混合空气倒流。进一步优选的,两层金属网间还设有活性炭,可进一步吸附排出的空气,确保粉尘不会进入到大气中。
优选的,所述排风通道伸出底板,且排风通道卡接在底板上;这样设计,可便于将排风通道直接连接在车间排尘设备上。
优选的,所述滑杆穿过盖板的中心位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作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车间除尘;
2.排风管与罩壳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为收缩管段、喉管段、扩散管段,采用喉管的结构设计可避免空气倒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66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