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阶梯对焊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6652.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廖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霸力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杆 中间段 铰刀 后段 本实用新型 多阶梯 切削刃 对焊 阶梯轴结构 同轴线设置 冷却通道 冷却效果 连接固定 首尾连接 制造周期 夹持端 外圆周 传动 夹持 机床 加工 贯穿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阶梯对焊铰刀,包括铰刀本体,所述铰刀本体包括刀杆,在刀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削刃,刀杆上设有沿其轴线贯穿自身的冷却通道,刀杆的后端为供机床夹持传动的夹持端;其特点在于,所述刀杆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且同轴线设置的刀杆前段、刀杆中间段和刀杆后段,且刀杆前段、刀杆中间段和刀杆后段依次首尾连接固定;刀杆前段和刀杆后段的直径小于刀杆中间段的直径以使得刀杆整体呈两端小中间大的阶梯轴结构;并且在刀杆前段和刀杆中间段上对应的设置有所述切削刃。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方便加工制造,能够缩短加工制造周期,能够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阶梯对焊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铰刀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旋转精加工刀具,用于扩孔或修孔。铰刀因切削量少其加工精度要求通常高于钻头. 可以手动操作或安装在钻床上工作。
在现有的孔径较小的深孔(细长孔)的精加工中通常会使用铰刀进行加工。在对这些深孔的精加工中,铰刀的长度要求大于被加工孔的深度,即铰刀整体呈细长轴结构,这就使得铰刀很难被加工制造,很难去保证铰刀自身的精度。且沿铰刀的轴心线会设置流道孔,此流道孔也是很难加工的。同时,此铰刀的加工周期也会很长,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因此, 怎样才能够设计一种更加方便加工制造,能够缩短加工制造周期,能够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的多阶梯对焊铰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设计一种更加方便加工制造,能够缩短加工制造周期,能够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的多阶梯对焊铰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阶梯对焊铰刀,包括铰刀本体, 所述铰刀本体包括刀杆,在刀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削刃,刀杆上设有沿其轴线贯穿自身的冷却通道,刀杆的后端为供机床夹持传动的夹持端;其特点在于,所述刀杆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且同轴线设置的刀杆前段、刀杆中间段和刀杆后段,且刀杆前段、刀杆中间段和刀杆后段依次首尾连接固定;刀杆前段和刀杆后段的直径小于刀杆中间段的直径以使得刀杆整体呈两端小中间大的阶梯轴结构;并且在刀杆前段和刀杆中间段上对应的设置有所述切削刃。
这样,将刀杆设计成若干刀杆段,在对上述铰刀进行加工时,能够分段进行加工制造,降低加工制造的难度,并且分段加工后再对接,还能够缩短加工制造的周期。将刀杆设计成三段式,结构更加简单,设计更加合理。刀杆整体呈阶梯轴结构,使得能够更好的对阶梯孔进行加工。
作为优化,刀杆前段和刀杆中间段相对的两个端面以及刀杆后段和刀杆中间段相对的两个端面各自设置为相互匹配的内凹V型面和外凸V型面,且相对的一组内凹V型面和外凸V型面呈相贴并固定连接在一起。
这样,刀杆前段和刀杆中间段以及刀杆后段和刀杆中间段相对端面相贴的面积更大,能够更好的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实施时,在内凹V型面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凸起,在外凸V型面上一一对应所述凸起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插接配合;这样能够更好的限制两个连接段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传动效果更好。
作为优化,相对的一组内凹V型面和外凸V型面之间焊接连接在一起。
这样,连接更加的方便,并且连接后更加的可靠。
作为优化,所述内凹V型面的顶角为120°;所述外凸V型面的顶角为120°。
这样,能够使得内凹V型面和对应的外凸V型面的相贴的面积更大,并且能够更加方便对接。
作为优化,所述刀杆前段的前端设有倒角。
这样,铰刀在使用时,刀杆前端的倒角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霸力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霸力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6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